在社會化媒體和移動互聯網時代,逐漸衍生出粉絲模式,這和傳統的客戶關系管理和會員模式有了很大不同。因為品牌第一次不能掌控粉絲,但實際上品牌可能無限接近于可以掌控強關系的粉絲。通過“養粉”,品牌最終能夠捕捉到粉絲發布的需求和生活方式,基于差異化主題建立客廳式的小范圍主題對話,并提供口碑推薦渠道和個性化禮品或體驗,多頻次小批量的活動,最終形成從互動開始,到社區,再到細分群體的圈子,最后到主題化的客廳活動,從而培養粉絲的信任關系和對品牌的忠誠度。
服裝品牌的店鋪終端等線下資源,將成為粉絲模式中的關鍵一環,成為粉絲銷售服務、信息采集和管理的終端點,也成為粉絲體驗中心、粉絲社區中心和O2O的連接點,它被賦予了新的內涵。
構建軟硬件支撐體系
傳統零售與線上零售的最大區別是線上零售天然的數字化。而想要知道實體門店的人流,并獲取這些用戶的屬性,是艱難和不可控的。實體店鋪如果無法挖掘出有價值的數據,就無法圍繞目標客戶展開營銷。
銀泰百貨年底完成了覆蓋全場的WiFi鋪設,嘗試用WiFi無線網絡完成線下數據采集。用戶進入門店,打開WiFi,一旦通訊ID接近服務范圍,移動終端就會接收到門店發送的推送信息,后臺系統再進行識別、定位和交互。就像機場的實名注冊一樣,用戶輸入的手機號碼將成為重要的身份識別入口。通過手機號碼將用戶線上的購物屬性與線下連接起來,之后運用互聯網思維和技術實現個性化推薦、互聯網金融交付及物流配送,實現數字化進程。
線上線下的融合,本質上是加強線上線下“流量”交互的過程,這里的“流量”概念包括顧客與商品的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四個方面。“流量”交互程度越深,對客戶的吸引力就越大,但推廣難度也逐漸上升。同時,移動購物閉環對信息系統、物流系統和支付系統的要求非常高,需要企業進行持續、大規模的投入,在最終生效之前企業可能需要忍受較長時間的利潤率持續下降甚至虧損。
無論是通過手機傳送更有價值的商品信息,還是制造新鮮有趣的熱點,傳統零售正在努力轉型,創造一個全新的逛街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