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本土體育品牌遭遇了重大危機:訂單下滑,庫存龐大,股價大跌,關店成潮……
行業龍頭李寧面臨著同樣的困境。
日前,美國最大的私人股權投資公司之一德州太平洋集團(TPG Capital)合伙人金珍君帶領團隊空降李寧。
金珍君,曾在2009年成功帶領達芙妮走出困境,當時達芙妮正面臨著同樣的庫存難題。
一場新的改革正蓄勢待發。
金珍君上任伊始就直指李寧未來變革方向,從傳統批發業務模式向零售導向模式轉型,具體落實在渠道效率、品牌與產品、營運能力和業務模式改革四項策略。
四項策略之一的渠道效率,或許也正代表了當下中國體育用品行業乃至傳統零售業普遍遭遇的發展瓶頸。
日前,李寧公司公布“渠道復興計劃”,矛頭直指困擾行業已久的存貨問題。
行業之困下的率先改革,牽動著整個行業的目光。風暴中心的主操刀手金珍君如何選擇改革模式?他是否能帶領李寧實現突圍?
李寧有限公司董事會執行副主席金珍君接受了記者的書面專訪。
Q:業務模式方面,目前許多行業都在進行改革,李寧公司選擇零售導向模式的原因是什么?
金珍君:最近幾年,整個行業的增長速度迅速下滑并出現飽和跡象,以往的發展模式已不再適合行業未來發展對企業的要求。多年來的擴張導致經銷商積壓大量庫存,反過來影響了零售店鋪的經營和盈利能力。傳統的批發式運營已不能使公司在全新充滿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下占有優勢,也不能滿足日益成熟的消費需求。
Q:所以需要一個新的模式?
金珍君:過去行業過分依賴批發運營已經遇到了瓶頸,從行業發展的規律來看,以零售為導向的業務模式是必然的。另外,我們幾個月來的試點,收獲到了可喜的結果,因此也確認了我們的戰略選擇。
Q:可喜的結果具體指什么?
金珍君:經銷商已經開始參與零售導向模式的一些項目,幾周下來給經銷商帶來了比較大的流水的提升。現在要把零售項目擴展到更大的經銷商范圍,這樣年底之前希望可以幫助絕大多數的經銷商提高他們的零售能力,最后提高他們的流水。同時我們的快速補貨、快速反應的新產品出貨方式,包括訂貨會流程的變化,都已經開始了比較好的轉變。新的零售導向模型今年能作出比較大的貢獻,形成我們未來持久業務模型的部分。
Q:您認為零售導向型模式的關鍵是什么?強大的配貨中心?健全的送貨體系?
金珍君:配合以零售為導向的業務模式,就需要最終構建一個以需求為驅動、靈活敏捷的供應鏈體系,也就是一個在與客戶緊密接觸的業務模式下,能夠對客戶的需求做出快速反應的供應鏈。而在零售行業,對快速反應模式的最佳詮釋就是四個字:以銷定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