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正裝企業的新突破
——訪耶莉婭服裝集團總公司總裁袁文和
說起國內的正裝企業和職業裝生產企業,很少有業內人士不知道耶莉婭的。“耶莉婭集團始建于1981年,是國內規模最大、最早開展職業裝團體度身定制業務的國家級服裝加工集團。” 耶莉婭服裝集團總公司總裁袁文和對《服裝時報》記者說,“耶莉婭集團早在1984年就已開展職業裝團體度身定制業務,填補了國內職業裝度身定制、單裁單做的市場空白,滿足了國內職業裝個性化、高檔化的著裝需求。”
憑借20多年職業裝團體度身定制經驗和實力雄厚的單裁單量技師團隊,耶莉婭集團先后在機場、移動通信、電力、地鐵、教育等系統的職業裝招標中一次次勝出,而在服裝行業轉型的大趨勢下,耶莉婭的果斷出擊,也讓其再次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以傳統優勢為根本觸及高級定制是大勢所趨
據袁文和介紹,目前耶莉婭集團已經分別與日本三利得公司、英國匯豐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勞埃德銀行、德國漢莎航空公司等國外大型企業進行職業服團體定制的長期合作,并在日本大阪、名古屋、廣島設立了西服度身定制專營店,在韓國漢城與30多家客戶合作,開展度身加工業務,占據了韓國首爾度身定制近10%的市場份額。
在袁文和看來,目前耶莉婭承做團體服裝已經走向成熟化,形成了一整套運作成熟、細分量化的市場、管理機制,可以說耶莉婭集團在承做團體服裝方面已經穩穩的占領了市場,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品牌形象,在市場上獨樹一幟。但是團體服裝定制目前已經發展到了一個相對飽和的狀態,而終端消費領域,是一個服裝企業更大的市場天地,也是耶莉婭集團必須要涉足的。在這個意義上說,耶莉婭進入高端定制市場,其實也是其發展過程中的必然。
對于一般企業而言,高級定制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端的,但是作為耶莉婭這樣一個有著產品優勢的企業來說,進入高級定制這個領域,其實是有著自己特有優勢的。據袁文和介紹,耶莉婭的高級定制,不會是那種批量化的生產線上規模的“工業化定制”,而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個性化的定制。
“在某種意義上說,高級定制帶給客戶的最直觀和最高端的消費感受和服務感受,能在更大程度上為耶莉婭產品的團購帶來更好的品牌效應,這也是多年來耶莉婭一直在原材料、生產工藝等方面不斷加大力度的原因之一。”袁文和對《服裝時報》記者說:“多年來,耶莉婭的高端產品所使用的面料等,一直堅持采用國外的優質產品。比如在與英國一些面料企業合作的時候,我們甚至得到了英國使館方面的大力協助,我想這與耶莉婭在業內良好的口碑也是分不開的。”
為什么不選擇更便宜的國內廠商的面料呢?對于這個問題,袁文和有著自己的理解:“國內的面料價格便宜,但是很多國產面料在生產工藝,以及在保持原料功能性方面與國外面料還是有差距的。比如羊毛面料,國內很多企業在面料生產過程中對羊毛纖維的破壞程度控制不理想,這會直接導致面料成品的功能性的損傷,在很多人看來,羊毛面料的抗皺性很差,其實事實上導致抗皺性差的根本原因是面料生產過程中對纖維的破壞。”
“我們去意大利和英國走訪面料企業的時候發現,他們的羊毛面料產品用手一抓,就能直接感受到其產品與國內產品有著直接而明顯的差距,在走訪的三個毛紡廠中,最大的一個年產僅僅20萬米,其他兩個產量僅僅10萬米,即便是客戶只是幾百米的訂單,企業也不會因為數量小而拒之門外。雖然國內很多企業的產量比人家要大得多,但是質量卻很難與之匹敵。要想在高級定制中求得一席之地,產品的品質是首要的,這是我們一直選擇國外面料的原因之一吧。”袁文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