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淘寶、亞馬遜、京東這些成熟的平臺大多面向中低端用戶,而包括銀泰網、賽特商城、王府井等在內,選擇的都是高端路線。雖然這條路線在用戶數量占比上,遠遠低于中低端用戶,但中國的基數非常大,高端用戶的數量仍然十分可觀。
“王府井自身并沒有貨品,但品牌商是相信王府井這個品牌才愿意上線銷售的。” 王府井百貨CIO劉長鑫認為,一提到某個線下百貨商場,消費者便能自動匹配購物場景,愿意到互聯網上延續購買,并可以接受較高的客單價。
盡管理想很美好,但事實上,中國的電子商務大多以價格為導向。所以建立一個高客單價、高信任度的平臺,并非易事。零售的邏輯思維模式不外乎人、貨、場。然而,除了賣一些優惠券、團購等方式,百貨上線并沒有很好的辦法可以把線下的用戶導到線上來。
令人欣慰的是,銀泰百貨正在嘗試改變這一現狀。關于銀泰網以及銀泰集團的O2O戰略,近來風聲不斷。銀泰百貨作為銀泰集團實體零售的重要組成,正在加速向互聯網和電子商務的方向轉移。
“銀泰的方向很明確,即識別、定位和交互。通過手機號碼,將用戶線上的購物屬性的與線下連接起來,這是銀泰百貨目前所嘗試的數字化進程中重要的一環。”銀泰網COO林琛表示,銀泰百貨是將運用互聯網思維和技術實現個性化推薦的。
銀泰嘗試用Wi-Fi無線網絡完成線下數據采集。通過技術手段采集到的數據不僅能為消費者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同時商場也能根據用戶信息做出有效的品牌組合。
據規劃,銀泰將在年底完成覆蓋全場的WIFI鋪設。用戶進入門店,打開WIFI,一旦通訊ID接近服務范圍,移動終端就會接收到門店發送的推送信息。與機場的實名注冊一樣,用戶輸入的手機號碼將成為重要的身份識別入口。
當順利采集到用戶通訊ID后,銀泰的合作伙伴“百分點科技”就會發揮它的功用。它是一家以精準化營銷、個性化推薦為主營業務的第三方服務商。在百分點的數據庫中,收集了大量互聯網人群的行為軌跡。尤其在網購方面,百分點能夠更精準的掌握用戶過往在全網的消費記錄,分析其個人偏好。
銀泰會將捕捉到的用戶ID上傳至百分點的數據后臺,而百分點則通過數據模型和算法,將用戶屬性反饋到銀泰的后臺系統。
接下來,銀泰就會順理成章的將各種促銷信息、優惠,有的放矢地推送到相應用戶的移動終端上,從而精準的引導用戶在實體門店完成消費。而銀泰百貨的一大優勢在于銀泰網的線上資源。通過銀泰網的轉換匹配程度會變得更高。
美國百貨巨頭梅西百貨更像是銀泰百貨的啟蒙者。梅西百貨大約有15%的銷售已經來自電子商務,其在北美門店的布局、品牌組成、貨品組成都是基于用戶的消費數據計算而完成。梅西百貨利用先進的消費習慣跟蹤技術觀察顧客的個人購買行為,在一年內推出了十幾萬份的產品手冊,而每一位消費者都會收到最適合自己的那一份。
未來,百貨公司將會越來越像一本時尚雜志,其本身不擁有品牌,核心能力在于如何組織不同風格的時尚雜志(商家)對應不同的消費者,而百貨公司也應該按照自己的消費群體組織貨品,形成特有風格。
銀泰三十幾家門店中包括了社區店、銀泰中心、銀泰城,每家門店的用戶構成和業態都不一樣。它正在根據自己的消費客群去組織貨品,打造店面的差異化。
相比銀泰,賽特奧萊官方商城上70%的貨品歸屬商場,剩余30%才是自采,而且所定位的目標群也不盡相同。而王府井則是一方面培養買手,另一方面通過將線上線下的客戶群打通,加大個性化和本土化的投入,從而盤活線下資源。
與此同時,電商最為得意的價格優勢很可能會受到沖擊。回顧傳統零售和電商的戰爭史,雖然價格戰不是線上線下之戰的唯一的動力原因,但早期所有的電商無往不利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通過比價功能持續地發動價格戰。一時間,反應遲緩的實體店措手不及,無力反擊。
而如今,實體零售商們已經開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正在通過價格戰發動反擊,縮小價格差距。
過去零售商每周或每兩周對產品售價進行一次調整,但是從去年的假日購物季開始,零售商網站中的產品售價開始每天進行調整。如今的假日購物季,每小時對產品售價進行調整也已經逐漸成為了常態。
近期,沃爾瑪還開發了一種新技術,能夠讓公司定期的監控競爭對手在網上銷售的每一款產品的售價。國內不少零售商當前也嘗試采用類似的“動態定價”技術。這一技術能夠讓零售商每天數次對產品在網絡中的售價進行調整。
實際上,隨著未來電商稅收政策的出臺,傳統零售商的電商化和購物體驗的改進,純電商企業的優勢正在縮減,日益信息化的實體零售商們將很可能重新奪回優勢。其中,日益完善多元的線下購物體驗將是傳統零售商無可比擬的競爭砝碼。
無論是通過手機傳送更有價值的商品信息,還是制造新鮮有趣的商場熱點,還是線下線上的多元組合,屢受電子商務沖擊下的傳統零售正在努力轉型,很可能會創造一個全新的逛街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