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
鄭嶸:其實,目前很多企業都在進行數據化運營階段,全球數據總量每年是有所增長,兩年大概增加一倍的樣子。預估是到2020年數據總量將會達到35億萬GB,以這個數據容量來講,其實已經超越了我們現在說的紡織服裝行業對數據總量的理解。
同時數據信息也成為除了我們去討論,是不是數據要做隨機抽樣我看現場也有很多,原來做全國標準化,以往我們的很多數據是通過數據抽樣來解決的。但是未來是否我們依然去探討數據抽樣的有效性、精準性。還是我們更多的去關注數據信息它的趨勢,它的走向。其實不同于我們紡織服裝行業,做信息技術這一類老總們比較多,我們很希望在這樣一個早上,可以通過外部的對于數據信息的各種理解。針對到我們紡織服裝企業,是否可以給到更好的支撐作用。
大數據時代,從他最基本的用途轉化為潛在用途。那我們希望通過這個潛在用途,可以帶來更多技術上的支持,商業上的支持。讓數據不僅僅是數據。可以成為和礦產和石油這樣,為我們帶來豐富的未來潛力的這樣一個績優股。
大數據能做什么
趙剛:我們服裝行業在接觸到這樣一個大數據的理念的時候,如何去用大數據技術和應用去支撐我們自身業務的發展,如何分享和利用這些數據?
大數據,顧名思義一定和大有關系,和數據量的大小有關系。在計算機中,對于數據存儲基本一個單位是字節。那么一個字母就是一個字節,一個漢字大概兩個字節,那么我們整個的名字是幾個字節,再往上2的十次方,是KB,大家寫一篇簡單的故事。或者是簡單的文章,簡單的Word文檔,大概幾KB,那么再二十次方是MB,一張普通光盤的容量是600MB。再往上是G、T、P、E、Z等。一個PB就相當于這個學校圖書館藏書一個內容,那么現在我們類似百度、像谷歌,處理的數據20TB。大概在2010年,進入了ZB的時代。隨著互聯網的增長,數據還在增長,到2020年,預計全球擁有的數據量是35ZB。
這么大一個數據量,所帶來我們一個信息,對于我們來說有非常大一個潛在的價值。所以有一篇文章提到了,大數據正在像我們的水,像我們的礦石、像我們的石油一樣,正在成為新的自然資源,能不能夠挖掘資源中潛在的價值,成為這個時代能不能走向創富一個非常重要一個方面。亞馬遜上每秒鐘產生72.9筆商品訂單。新浪微博每秒要接100萬以上的響應請求。每分鐘會有20個小時的視頻上傳到Youtube,每天被每個家庭消費的平均數據有375M。Google每天需要處理24PB的數據,而且在座每一位在這個過程中,也在通過自己的微博,通過自己的短信,在產生著信息。
那么,這些數據都是什么類型的數據?我們把數據簡單從他這個結構化這個程度來看,分為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在數據庫表中用行和列所表示這個數據。可以用結構性的查詢語言查詢這類數據,我們叫結構性數據,在我們的整個這個財務系統中所存儲的數據中,是結構化數據。
當我們網購時會發現,我們曾經瀏覽過的產品,會“自動”跳出來供我們選擇。這個不是偶然的,是網站分析總結了我們的購買習慣,整理出我們可能感興趣的商品推薦給我們。這就是對大數據總簡單最直觀的應用。
大數據帶來觀念的改變
段永朝:我們經常有一句話叫“千樹萬樹梨花開”。當初春時節,有人跟你說梨花開了,你會說:“瞎說,梨花哪里開了?”其實他沒有說錯,只不過梨花只開了一朵,你沒有看到。再過一段時間,如果再有人告訴你說梨花開了,你會說:“還用你告訴我?我正在賞梨花,現在是繁花似錦。”大數據正處于這樣一個時代。現在如果說大數據時代到來了,有人相信,有人不信。這兩種說法都對。
大家知道Waze嗎?它是搞地圖的,今年被谷歌以十億美元買下來了。我們想一想谷歌的生產方式,它是工業時代信息方式。工業時代是什么特點?高成本。這有兩個弊病,第一個弊病是成本高昂,第二個弊病是什么?當街景車拍過去之后,兩個月之后這個街景面貌可能就變了。那Waze是什么地圖?沒有掃描車,也沒有街景。靠的是全世界的驢友,他們每到一處地方,就會拍照留念,然后上傳到微博。這是“活”地圖。這種更新速度是實時的,并且每一個景點后面跟著一堆人的點評。生產方式變了。
第二個叫Airbnb。Airbnb是一家中介公司,中介公司偉大之處把酒店,或者是每個們個人得空閑房屋那張客床,甚至是沙發,或者你們家的廚房都可以分享出來。分享出來干什么?讓天下的背包客們,旅游者們分享去訂購。你說你又不是酒店,你那張床要費心打理很勞神費力的事情。你只要把空閑資源放在網上,就會有專人負責打理出租。
有一個口號叫“重新構想”。我舉個案例,有一個店商,它不像當當和亞馬遜那樣賣現成的產品,它只是籠絡了全世界將近25萬自由職業者和創意家。比如我想設計一個新型的奶嘴,當你有這個想法的時候,如果在工業時代的時候,就著看哪一家生產那個奶嘴,如果沒有,就只好用別的湊合著用了。但是今天,你馬上把你的需要放到這個網上,它會幫你找設計師,它也會幫你找材料,它甚至會幫你就把它生產出來。不要擔心你的點子不專業,也不要覺得你的創意遙不可及,會有人幫你實現這個想法。
什么是分享經濟?我們傳統的古典經濟學認為,占有和支配二者是合一的。在分享經濟看來,占有權和支配權可以分離。所以你要設計出一種巧妙的制度,來使得我擁有一輛車,五個座位,其中一個座位是我的,剩下的四個座位是可以分給別人。
第二個我認為更具有顛覆意義,叫產消合一。是的,是“產消合一”,不是“產銷合一”。就是一邊生產一邊消費。想一想“大眾點評網”:我是食客我在吃,我又在生產,生產點評,而且在產消合一的狀態下,生產和消費是統一發生的。這是工業時代和信息時代最大的不同。在工業時代,是先生產后消費,所以我們才有營銷學,才有MBA。但是在今天新互聯網的時代下,你不可能不傳播,你每時每刻都在傳播。在這種情況下,MBA的含義是什么?所以我說你們要重新想象,在這種情況下,前店后產的模式一去不復返了。
還有個性化定制,做家具。量完之后馬上出類型、造型、預算,什么東西都出來了,可以身臨其境地看到效果,而且幾乎是零成本。我們把它叫做主動消費者。如果你有一百個客戶,或者是一萬個客戶。里面一定有少數的消費者是達人級,那么他就是主動消費者。
劉興亮:大概兩三年前我作過一個判斷,我認為PC有可能會被淘汰。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大家可以看到,其中一個現象,就是你家里的那臺電腦,已經很久沒有用了。
以后作為老百姓日常的這樣一個,或者說可以作為一個數字化生活這樣一個核心。這樣一個地位,就被淘汰了。這個核心地位慢慢轉移到手機上。所以說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以后,我們手機成為這樣一個核心,這就意味著什么?電腦不可能隨時隨地帶在身上,而手機可以。我記不清上一次忘帶手機什么時候,大概可能十多年以前。你現在你每天,忘什么也不可能忘帶手機,忘帶手機就會不知道怎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