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
把自有品牌作為百貨運營的一個突破口已成為行業共識,關鍵要看怎么來做。2011年以來,王府井百貨已經完成了購銷體制改革,對所有門店實行統一采購,加大自營比例,并組建了買手團隊,尤其是在電子商務上王府井也將砸出過億元,雖然實體網絡不夠,但線上、線下聯合起來開發自有品牌,效果必然會不一樣。
——王府井百貨集團董事長鄭萬河
百貨店要做自有品牌,首先必須保證百貨店自身的品牌一定要好,因為百貨店品牌是質量的詮釋。這是做自有品牌最起碼的前提。歐美一些高端百貨店都有自有品牌,銷量也不錯,但這是建立在百貨店本身品牌已經深入人心基礎之上的。國外知名的百貨店都是經過了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的努力,才成功打造出一個“金字招牌”。中國百貨業跟他們相比,姑且算是處于起步階段,其品牌的積淀尚不深厚。人家是用品牌來說明品質,而我們只是在用品質證明品牌。這也是國外自有品牌開發比較容易的原因之一。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副會長金玉華
在聯營扣點模式下,大多數百貨商場都沒有自有品牌,完全依靠招商經營。在零售商資金來源中,比例最高的是應收賬款占25%,這部分資金原本是應及時給到品牌商、供貨商的貨款,如今卻成為零售商的無息貸款。原本應排在資金來源第一位的業務利潤盈余僅占15%。另一項預收賬款,即百貨商場發出的購物卡等,居然也占到其資金來源的9%,即應收賬款和預收賬款兩項占據零售商資金來源的34%,遠遠超過本應作為商業主營收入的利潤盈余。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副秘書長楊青松
百貨不做自有品牌也可以理解,因為自有品牌的開發對目前大多數百貨企業來說是醉眼看花,花很美,想拿到卻不容易。
首先,百貨的連鎖化規模還不夠,如果采購規模上不去,成本就降不下來,利潤也就提不上去。其次是沒有專業團隊,聯營模式幾乎讓百貨喪失了自主運營的能力。三是如果是做自有品牌,、品牌營銷公司的人要由百貨公司來擔任,這對百貨公司的管理要求也會提高,以目前百貨業的發展程度很少有能越過這道坎兒的。
如果百貨企業想發展自有品牌一定要把握好兩個方面,一是流程,二是選品。在自有品牌的開發流程上,要先從整合上游工廠開始,一般是成立買手部,買手部下面會有一個設計室,設計室會請外面的設計師來做設計,然后做出設計方案,出了設計方案之后由驗廠部去工廠驗廠,驗廠完成后,工廠開始生產樣品,樣品合格后,工廠進行批量生產,出貨后,百貨企業把錢打給工廠,工廠把貨運到百貨總部,百貨總部進行各店分銷。在選品上,要盡量選擇能弱化品牌文化的品類,同時又是甩貨能力強、庫存安全的品類。
——北京昭邑零商管理咨詢公司總經理劉暉
百貨發展自有品牌有好處,能提高客戶的忠誠度和擴大百貨的利潤空間。但百貨只有在銷售規模足夠大時,才可能做好自有品牌,才能使品牌和百貨產生良性互動作用。
——廣東省流通業商會執行會長黃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