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思考:重新規劃高端路線
盛澤鎮是我國的“四大綢都”之一,也是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的所在地,然而近年來絲綢企業卻呈現出萎縮態勢,比重甚至下滑到不足當地企業的1%。其實,“四大綢都”的情況大體相似,很多絲綢企業都在向經編、棉紡或化纖方面轉產,低利潤讓他們選擇了逃離。
眾所周知,近年來中國絲綢中低端產品同質化競爭的現象非常嚴重,導致眾多絲綢企業紛紛被卷入投入大、利潤低、風險高的不良怪圈,嚴重影響了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尋求破解之道,部分業內人士提出:絲綢必須走高端、差異化路線,以此來體現絲綢制品的真正價值,從而帶產業走出惡性循環。
此前,西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院長吳大洋也曾指出,目前中國絲綢產品主要以中低端品牌為主,高端產品不超過5%,原材料與品牌定位極不對稱。因此他建議有實力的企業可以通過優化結構、創建品牌,整合各類資源,壓縮低端式、擴展中端式、開拓高端式等方法實現轉型。
其實,絲綢高端化也是眾多企業的內心呼聲。
寇勇琦就表示,“由于絲綢自身的纖維特性,自古以來便是奢侈品,加之絲綢是中國歷史、文化的優質載體,這些因素都為絲綢的高端路線埋下了伏筆,打下了基礎。”
“絲綢必須要走高端路線,國外一些知名品牌,如愛馬仕的絲綢圍巾,售價高達三四千元,卻照樣有市場。”吳江市絲綢行業協會副會長、鼎盛絲綢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建華也認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貼身衣物、床上用品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因此,真絲制品如果定位準確、開發得力、拓展銷售,就一定會有很大的市場。
“絲綢最豐厚的利潤都被法國、意大利等國的絲綢成品制造商賺取,中國絲綢產業的平均利潤只有意大利的1/13。目前,高品位衣著面料、絲綢服飾、家居家紡、高檔禮儀等絲綢產品不斷涌現,表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中國絲綢要擺脫世界低端產業鏈的束縛,必須要創造高附加值的高端產業。”鑫緣繭絲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運行總監陳忠立認為,絲綢產品要贏得市場,整體絲綢市場格局就要由目前的“大而全”逐步向細分市場的“小而精”發展,以優質品牌、高品位、人性化服務贏得高端市場。
盡管業內絕大多數人對絲綢行業向高端化發展表示認同,但也不乏反對之聲。有人就表示,以往絲綢就是達官貴人所用之物,如今,要讓絲綢從這些富人階層中掙脫出來,回歸到百姓身邊。他們認為,絲綢行業最實際的出路就是讓絲綢走進百姓家里,讓普通百姓喜歡用,用得起。
不過在錢有清看來,無論是高端化還是平民化都顯得過于絕對。
“我并不提倡所謂的絲綢高端化,絲綢產量只有那么一點,且不可能有大幅度的提高,所以我提倡把絲綢產品做精、做出時尚。”錢有清表示。
其實,無需過多的糾結,無論是歷史發展客觀規律,還是產業的倒逼機制都已經讓絲綢企業做出了抉擇——高端是絲綢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