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民主化”
廉價服裝連鎖店并非“快時尚”唯一的商業受益者。便宜貨橫行之時,售價高昂的一線時尚品牌大舉開拓新市場,自稱“奢侈民主化”。
2001年7月,英國衣物鞋帽銷售實現同比12%的增長,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來最高的年增長率。與此同時,衣物零售價格卻持續下滑。2001年,英國衣物零售價格整體水平下降6%。在2003年至2007年的4年內,衣物零售價格平均水平再降10%。
薄利多銷是“快時尚”的成功之道。除多個服裝品牌常年打折30%到50%,英國更出現主打廉價產品的服裝連鎖店。Primark是其中典范,該品牌每件衣服的指導價格不過4英鎊。價錢低廉促進消費者過度購買,普通人也能一天換4身衣服。
當消費者為削減購衣支出而竊喜時,混搭風悄然興起。所謂“混搭”,即《星期日泰晤士報雜志》2005年所言,“將奢侈品與廉價品混合的藝術”。這種最潮風尚默認,只要佩戴一件奢侈品,哪怕全身上下都是便宜貨也無妨。自此,便宜不再是時尚禁忌。
常年瞄準高端市場的奢侈品因此發現“新大陸”,轉而發掘中等收入消費者潛力。
既然買衣服已經省下不少錢,為什么不買一件奢侈品犒勞自己、實踐最潮的“混搭夢”?奢侈品集團的首席執行官們號稱,這是“奢侈民主化”,令奢侈品“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