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銷,內銷去年增長了18%,一定意義上講,它有數量問題,也有價格問題,價格增長的不高,但是也會增長。這是出廠的價格上漲是2.1%,大概是市場零售價達到3.7%,就是市場的零售價增長率要比出廠價增長要高,跟楊會長說的一樣,很多產品加工環節和市場環節,百分之六七十在市場環節里面。
庫存,我們怎么做比較呢?就是看去年四個季度庫存的變化,營業收入、存貨、產成品,因為去年特別是今年年初,紡織服裝行業的庫存老是被人家拿來說事,一直媒體炒作得特別厲害,但是說老實話,既有產業的原因,也有市場的原因,本身服裝紡織產品的庫存和其它產業相比,有它的特殊性在里面。但是我們可以看出,去年四個季度,這三個數據的比較,我們的庫存是逐漸在下降的。
出口,去年的出口同比是比較緩慢的,從08年世界經濟危機以來,去年出口的增長是比較困難的一年,這既有國外的需求問題,也有產業轉移的問題,也有國際貿易摩擦的問題。效益,從總體上來講,去年服裝產業的效益出現兩種情況,就是規上企業盈利基本是趨平的,等一下我們會分析,有兩極分化的,而規下企業情況比較差,虧損面在增加。
從業,去年我們整個產業的從業人數往下降,降了一個百分點多一點,這里面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我們的招工難,還有一個是技術改造以后,用機器替代了勞動力而造成的,這個是我們以后要發展的方向。可以看出,人員的數量在下降,但是我們的增長率在提高。另外,去年我們整個服裝行業投資的趨勢還是比較好的,同比增長為26%,這是我講去年的數據。
今年的數據我們來看一下,我用的是經濟日報和國家統計局的分析,有十大產業,其中包括服裝產業,這是一個曲線,從09年第一季度開始,一直到2013年出現這樣一個曲線的過程,這個過程意味著什么?我們往上在走,經過了2012年中下降的幅度比較大以外,今年一季度往上走,這是一個走勢的比較。第二個,我們從預警指數來分析,綠色的意味著行業發展很穩定,淺藍色的說明有一點不景氣,藍色的是最不景氣,黃色的有一點點熱,紅色的意味著過熱。我們可以看看,最后一條我們沒有紅色的,黃色也不多,藍色的有一點,但基本上都在綠、黃和個別的,這說明什么?我們下面來分析一下,在肯定的"主要指標的穩定增長,生產經營顯現趨好跡象"的同時,要注意經濟指標要素的不協調和企業發展的不平衡。總的我們是趨好的,但是在要素當中,我們的利潤率是不好的,利潤率是處于藍色的階段,也就是說總體銷量好,但是利潤率不好,很多的要素還缺乏競爭力,包括投資,包括勞動、生產率等等,我們還存在著問題。還有一個不平衡,什么叫不平衡呢?就是企業之間的不平衡,前面我們講到過,總體的規上企業比較好,但是規下企業甚至出現倒閉的情況,特別是綠色的不好,企業之間總體趨好,但是規上與規下的企業反差較大,這是我們一個結論,經濟數據的一個結論。
我們講的第二個結論是什么呢?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的演變,伴隨著多元、激烈的市場競爭,怎么來理解這個問題?我記得在今年3月份,就是兩會以后,每年在釣魚臺有一個論壇叫中國發展論壇,幾乎是我們常務副總理會出現講話,總理會接見,世界五百強的企業家和中國一些部長,和最高端的經濟學家一起討論問題,在兩會以后的第一個禮拜天。那么今年其中有一個論壇就是談到中國世界工廠往世界市場的轉變,這里面有兩個意思,一個是說中國還沒有確立的世界工廠地位,很多的加工已經往東南亞轉移了,剛才我和海爾的李總在講,世界工廠的地位從英國開始,很多國家是上百年、幾十年,中國剛剛人家給了我們這個桂冠,給了我們這個時間,又匆匆地要過去了,當然怎么理解世界工廠,我們可以討論。也就是說我們產業轉移很快,現在有文章分析說美國的服裝為什么那么便宜?它是大量把加工和服裝采購落戶到成本勞動力最低的,前段時間孟加拉國的慘案大家都看到了,什么勞動保護都沒有,它的價格低,中國現在受到這個影響,很多訂單都被轉移到東南亞國家,還有一些東歐的國家。但是世界經濟危機以后,大家都看好中國的市場,在經濟危機當中,是中國支撐著世界,同時在未來的若干年,未來的一個時間發展過程當中,大家都認為中國的市場還是世界的主流市場。所以很多的企業都看好中國,我對其它的展覽了解不多,但是我知道我們國際的展覽不如以前,很多大牌都不參加,有多種原因,我們不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