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終端日子不好過
前不久,號稱家居服行業第一的某品牌,在山東市場發生了終端店鋪聯名聲討廠家電商的活動,聯名終端多達上百家,在微信朋友圈和QQ空間不斷的進行著大量的轉發,此次終端聯名抵制廠家的舉動,核心訴求就是廠家的電商運作嚴重的壓縮了實體終端的銷售,要求廠家停止電商運作,否則,聯名終端將統一將該品牌貨品下架。
這是發生在家居服行業乃至內衣和服裝行業第一起終端和廠家之間為電商而引發的抗拒行動,從中不難看出,廠家在不斷加大電商運作力度的同時,不可避免的對線下市場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而實體終端唯一能反制廠家的似乎也只有下架、罷賣一條路。
無獨有偶,我認識一個在做一線內衣品牌的區域代理商,以專賣和商場專柜為主,在2012年品牌要進行訂貨會的時候,我們曾經有過一次交流,我讓她訂貨的時候要悠著點,當時我就說2013年的實體銷售會被電商沖擊,果然,也就在前幾天,她給我發信息,說悔不當初沒聽我的勸告,現在一堆庫存,問我有沒有辦法。坦白講,我還真沒有辦法。
也就在上面兩個事情差不多的時候,一個加我QQ不久的湖南內衣實體店的老板和我也聊到今年的銷售問題,依然是生意清淡,對未來感到迷茫,對于廠家打雞血的鼓勁深感疲倦。但作為一個個體店鋪的老板,卻也無力改變,只能做一天算一天。
以上的三個案例,從一個店鋪到一個市級市場,再到一個省級市場,由點及面,無不真實而深刻的顯示了內衣市場真的出問題了,而且居然有全省終端聯合起來和廠家進行叫板,說明這問題出的還不小。是什么原因導致了一個省級市場終端集體和廠家兵戎相見?是什么導致了內衣經銷商成為廠家廉價的庫存搬運工?是什么導致了內衣終端的迷茫?
二、運作模式存在弊端
首先簡單梳理一下內衣市場的基本運作套路,國內內衣市場的運作是以代理制為核心的大批發、大流通模式進行的,除了幾個所謂的一線知名品牌,其余的品牌莫不如此,而在這種代理制運作模式下的終端則以組合店鋪為主,因此代理商就成為廠家庫存的中轉站,代理商的實質就是終端組合店的配貨中心,從廠家到代理商,再到內衣組合店,則是以逐層壓貨、轉移庫存為運營手段。
1、代理制粗放運作
可以說,代理制的運作模式恰恰就是內衣市場目前深陷困境的第一原因,代理制的大流通、大批發的粗放運作,導致品牌對于市場的掌控力不從心。代理商怕廠家和終端親密接觸會將自己架空,而廠家對代理商運作市場的能力又很難滿意,于是,廠商博弈樂此不疲。
2、內衣產品的同質化
這是個老生常談,但又不得不談的話題,老生好生慚愧。同質化一直以來都是內衣品牌難以擺脫的短板,是國內內衣品牌難以突破的一個瓶頸,這就造成品牌自身在整個渠道都沒有任何差異化的競爭力,更不要說對消費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