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穩住代理商和終端店鋪的情緒,品牌商大多采取“拖字訣”,企圖難言之隱,一拖了之,同時,也絞盡腦計在尋求解決方案,于是,各路大師紛紛開出了藥方,品牌商此時也是病急亂投醫,照著大師的方子就開始診治“渠道疾病”了。
那“大師”們到底開出了什么樣的方子呢?歸納起來就是“兩會”:招商會和培訓會。而這“兩會”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呢?答案是:一個中心和兩個基本點。一個中心是打雞血,兩個基本點是給代理商壓貨和幫終端店鋪賣貨。
我們發現,在內衣行業里面,招商會和培訓會層出不窮,雖然冠以各種各樣的名頭,但實質還是圍繞著一個中心即打雞血而展開,就是用不同的政策加心靈雞湯給代理商以精神刺激,雖然現在雞血的劑量越來越大,也越來越上癮,但只要讓代理商進貨,一切都在所不惜。
當代理商在招商會上打的雞血而亢奮的情形漸漸消退過后,面對堆積的庫存,面對終端的抱怨,怎么辦?上培訓會,給終端店鋪打雞血,鼓足干勁賣貨。
這樣的情形在內衣行業周而復始輪番上演,但為什么還不能阻止終端銷售的下滑、為什么還會引起終端集體的反彈?那就是,今日終端面臨的困境絕對不是雞血所能解決的,也就是說,大師的雞血藥方沒有根治代理制本身的弊端、沒有根治品牌商運營系統的短板、也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內衣組合式店鋪的落后機制。
所以說,當國內的品牌營銷模式已經從面對代理商、加盟商的小眾化運作轉變到面對普羅大眾的大眾化運作、當消費者從弱勢地位轉變到消費者主權已經建立、當電商已經不可避免的成為品牌運營必選的道路之后,大師們還拿著上世紀90年代的雞血藥方來治療今日渠道之疾就顯得非常可笑。
四、大家都躲不過的暴風雨
現在終端的抱怨、消沉,乃至像終端集體的情緒發泄,都還只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零星雨點,這對于品牌商和代理商甚至終端來講,似乎還不是什么大事,在拖之推之的方式之下,一時半會還不是傷筋動骨的大事故,但這零星的雨點無不預示著暴風雨還是要來。
當有的品牌商遮遮掩掩、欲說還羞地說不會搞電商,十之八九是假話,大家心里都清楚,搞電商不一定能活,但不搞電商肯定是個死,現在說不搞,只是時機而已,所以,對于代理商而言,必須早作打算,為自己找到避風港,而終端店鋪無疑是最受傷的那個,但也須積極為自己的生存找到切實可行的方法。
由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技術推動的商業革命,對于整個傳統行業都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沖擊,包括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本身都已經被這種技術所改變,當微信對中國移動的江湖地位都產生了致命的威脅,你覺得內衣行業將要遭受的改變還有疑問嗎?
可以這么講,在這場商業浪潮中,不是那一個品牌的事情,也不是誰拋棄誰的問題,而是整個傳統商業向電商轉變的大趨勢,因此,這必將導致品牌的營銷戰略、運營系統乃至產品的研發都會隨著這種趨勢做出調整,會逼著品牌在電商和終端之間找到合適的平衡,所以,品牌商、加盟商、終端店鋪必須在這場浪潮中做出各自努力以期獲得“三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