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褲集群之爭儼然愈演愈烈。從一枝獨秀的廣東女褲,到近年來名聲大噪的鄭州女褲,再到大有后起之勢的株洲、西柳、重慶等產業集群。各產業集群對女褲的聚焦,使得女褲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
“服裝行業一直都有褲業集群的說法,而中國褲業在發展中也力推集群。”中國褲業企業家理事會副會長、重慶天冕褲業董事長張黔渝說道。
中國褲業的集群化業態,除了同服裝行業越來越強調專業化的競爭相關外,也同“單一品類很難做出強勢品牌”的行業現實不無相關。
對此,越來越多的集群開始將女褲作為其進軍市場的掘金點。但隨著女褲集群發展日盛,中國女褲到底應該看哪里?
褲都之爭
“中國女褲的第一集群一定是廣東。即便這幾年各地也涌現出許多新的女褲集群,但廣東女褲的龍頭地位至今未能被撼動。”張黔渝告訴記者。
而造就廣東女褲優勢地位的原因,首先要歸因于廣州優勢的地理位置。
“作為中國開放較早的城市,加上毗鄰香港,使廣東一直都是中國服飾潮流的發源地。這種對時尚的敏銳度也傳導至廣東女褲的產品上。”在張黔渝看來,廣東女褲在時尚度方面,有著絕對的優勢。
對于這一優勢,廣州卓仕龍女褲總經理李陽也頗有自信,他對記者說道:“廣東女褲在產品的設計研發上有著絕對的優勢。廣東本地的企業非常關注歐美潮流,在產品的開發上也同國際趨勢相接軌。所以,跟其他女褲集群相比,廣東女褲的時尚度至少要比鄭州女褲快兩拍。”
與此同時,在《中國褲業》秘書長賀榮看來,其他地方要復制廣東模式也并非易事。
“女褲加工所需輔料的很大一部分都來自廣東。與此同時,廣東豐富的人才資源也讓其他產業集群難以望其項背。”賀榮告訴記者,廣東完善的產業鏈也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擬的。
對此,河南女褲選擇以抱團的形勢突圍,“中國女褲看鄭州”的口號也表明了河南在女褲市場進軍的決心。
“河南是在2003年抓住女褲商機的。當時全國正值非典時期,限制人員流動,河南企業便花高薪留住本地的設計人才。”賀榮認為,正是這一舉措,為河南女褲未來的突飛猛進提供了堅實的人才后盾。
而河南女褲真正在全國名聲大噪則是在2005年。
2005年,河南12家女褲企業聯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新聞發布會。同年,河南女褲代表企業夢舒雅斥資500萬元參展CHIC(中國國際服裝服飾博覽會)。
“如果沒有這一系列的宣傳舉措,現在‘中國女褲看鄭州’的口號,是很難在業界獲得認可的。”賀榮說道。
而河南女褲企業這一系列大舉措的背后,依托的則是當地政府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