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庫存的泥潭脫困,只是一個逗號,正如TPG團隊給李寧的診斷(第一步去庫存,第二步整合供應鏈、渠道和營銷資源,第三步改造業務模式轉型),中國體育用品的復蘇同樣需要幾個階段,這像紅燈口排隊的車流一樣,每家企業所處的位置有區別。中期的財報發布后,同行的股價在發行價上下做俯臥撐,安踏的股價則一度沖破10塊大關。其中原因,除了營收、凈利率、庫存健康度以及14年春季訂貨會數據均領跑行業,另外從發展的階段看,安踏一邊整合供應鏈資源,一邊做批發向零售的業務模式轉型,已經略勝一籌于同行。
2011年末,筆者曾判斷體育用品業的調整期,會是一個分水嶺,會是一個岔路口。眼下,去庫存后,接下來“做什么、怎么做”,安踏給出了他的選擇,其它同行又將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