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10點,來自全國各地及阿拉伯、南非的批發商,以及商場的小攤主,將廣州市三元里批發市場充斥得水泄不通。國產皮、原版皮、復刻、1:1等行話,準確表達著各自的需求,價格談攏之后,等待的是臨下班前取貨。
下午5點之后,整個批發市場進入了一天中最聒躁的時間。人們開始變得不耐煩,拉著貨的小車橫沖直撞。卷簾門終于拉下,戰場被轉移到市場外的廣場。白天不見蹤影的快遞公司迅速占據著門口的陣地,堆積得像小山一樣的貨箱只在這里短暫停留一個小時。
兩天后,這些貨物就會被送往北京女人街、上海長樂路、武漢的淘寶店,甚至新疆克拉瑪依街邊的精品屋。不足1個月,不同品牌不同款式不同做工水平的“奢侈品”,就會出現在公共汽車、高檔寫字樓等各色場所,展現著各自主人的身份與品味。
被牢牢拿在手中的,不僅是一只或好或壞的A貨(極為少量的非正規渠道真品以及各種品質的仿品的統稱)皮包,還有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自身價值的判斷,以及伴隨著奢侈品牌進入中國后帶動的龐大的虛榮經濟。
跑馬圈地
正品與仿貨,如同主體與投影一樣,一明一暗,一真一假,相宿相生。
1992年,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以下簡稱LV)正式進入中國,在北京王府飯店開設了第一家門店。那一年小范4歲,寧寧12歲,老王16歲,他們都不知道,自己未來的生活會被這個品牌改變。
隨著LV的進入,來自全球的奢侈品品牌開始在中國跑馬圈地,20年來,它們努力為中國消費者構建了一個龐大而絢麗的夢,而這個國家也給予它們夢一般的回報。2012年咨詢機構麥肯錫發布的關于奢侈品消費的報告顯示,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不包括私人飛機、游艇等)消費國,市場規模達1800億元。
奢侈品的影響力日益龐大,同時,更為龐大的A貨產業也在跑馬圈地。正品與仿貨,如同主體與投影一樣,一明一暗,一真一假,相宿相生。如今,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也充斥著全球最多的假貨制造與消費。
記者與寧寧見面的地點約在北京的世貿天階COSTA咖啡店。寧寧有著一份體面的工作,業余時間在北京經營著一家A貨包店。“左邊那姑娘的CLINE品質不錯,但不是真的,沒出過這色。右邊的大叔,有點過分了,那Burberry的進價也就300元。”
寧寧的供貨商之一小范,雖然生活在廣州周邊的農村,但比同齡人更早熟悉奢侈品。“10年前,我們家周圍就開始有生產A貨的加工廠了。”如今,小范和男友一同打理著廣州三元里皮具批發市場里的三個檔口。
一個最靠墻邊的大約4平方米的檔口是小范最早盤下來的,3層的貨架擺放了大約40個Burberry包包。“這里一個月2萬元租金,那邊位置好一點的要6萬元。”換算下來,這里的單位租金(170~400元/平方米)高于北京地價最貴的CBD。每一天,會有幾百個皮包從這個4平方米的小店流向全國。其中最熱銷的一款,一個月能達到200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