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營報》記者發現,快時尚品牌仍然延續了在中國市場渠道擴張的策略。
用規模效益度過“冬季”
店面績效增長有限,同時擴大渠道增加開店,擴大規模,成為了快時尚各品牌不約而同選擇過冬的一種路徑。
進入2013年,同許多消費品牌一樣,快時尚品牌面臨著經濟下滑大環境的困擾。目前全球各大服裝連鎖零售品牌:美國gap、瑞典h&m、西班牙zara、德國c&a、日本優衣庫幾乎都出現了產品線收縮的狀況。
記者來到zara萬達店,店面陳列貨品三分之一的面積用于打折商品促銷。2013年zara的打折季顯得分外長,從6月末、7月初一直持續至9月初,依舊沒有結束。
往年9月,在zara萬達店通常只有一排貨柜用于陳列打折商品,而2013年,打折產品陳列面積大,貨品擺放稀疏,使得整個打折區顯得十分蕭條。
在不遠處的優衣庫,一直沿用貨品擺放整齊的傳統日式店鋪的陳列方式,但是記者同時也發現,優衣庫和zara一樣,提前打起了價格戰。其價格戰分為兩個方面。由于優衣庫一直采取的是產品輪流打折的策略,通常情況下,應季貨品會延遲打折的節奏,以增加利潤。但是,在2013年,優衣庫主推的應季長褲,在夏末就已經開始打折,折扣價格規模在25%上下浮動。
此外,優衣庫的秋季產品價格明顯低于春季產品的定價。記者看到同樣是棉質襯衫,秋季新品的價格僅僅和春季產品的折后價格相當。秋季襯衫的價格僅僅相當于春季襯衫的75%左右。
在h&m歐美匯店面內,新品的工藝對比相對簡單,價格基本維持在年初的價格水平,高價位產品數量并不多。記者了解到,h&m早在6月中旬就提早開始了打折季。
與此同時,國際知名快時尚品牌的c&a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記者觀察到在c&a歐美匯店,其最明顯的特征是,店面換季新品不及往年。價格基本與年初或者去年的價格持平。由于c&a一直走低價路線,其打折的價格空間已經不是很大。
在美國gap的大悅城店面中記者看到,其在新一季中的高端產品,比如皮衣的新品就非常少,年初這類產品的系列至少有3款,價格在3000元至4000元間。gap的打折空間有限,但是打折時間非常長,幾乎全年都有打折的活動,但是基本維持在7折左右。
雖然多數快時尚品牌都在收縮產品線,積極準備“過冬”策略,但是在渠道發展方面,各大品牌則采取了比較積極的策略,即加速開店的計劃。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7月,h&m、優衣庫、zara、muji、gap、c&a、ur、we、i.t等快時尚品牌2013年總計開店84家。上半年,優衣庫以新增31家店位于擴張榜首,其次是其中h&m新開18家;muji新開10家;zara和gap各新增8家。h&m計劃全年開店數量大于去年總量。
從某種意義上講,店面績效增長有限,同時擴大渠道增加開店,擴大規模,成為了快時尚各品牌不約而同選擇過冬的一種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