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新疆棉紡織產業的發展規模日益增長,取得了一些進步,但仍有諸多問題在不同程度上制約著行業的發展。經營好目前現已援疆和在疆棉紡織企業,有效解決當下存在的各種問題,才能更有成效地吸引更多紡織企業赴疆投資、順利開展援疆工作。
為進一步促進落實由新疆自治區經信委和紡織行業管理辦編制的《大力發展紡織服裝產業促進百萬人就業規劃綱要(2014~2020年)》,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通過各種方式征求相關意見,并于今年組織企業兩次赴新疆地區的多個市縣就在疆紡織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產業轉移進展等情況展開調研,實地走訪了各地市縣政府、開發區管委會、紡織企業,就相關問題多次召開座談會,并就新疆發展紡織產業的意義、現狀及今后的發展方向等事項進行了交流。
發展新疆紡織意義深遠
穩定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穩定的目的,加快新疆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必然要求。新疆紡織服裝產業作為傳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涉及面廣,現階段形勢下,服裝產業勞動密集的特性十分突出,在吸納就業、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上將發揮巨大作用。
從紡織服裝產業具有的特點看,發展新疆紡織服裝產業不僅可以實現在疆閑散勞動力就近就業,還可以促進社會和諧、改善民生、拉動消費,同時還可以帶動一系列相關產業經濟的共同發展,如機械制造、物流、種植、畜牧、能源、金融、餐飲、鋼鐵等多個行業領域都會在紡織產業大發展中直接或間接的得到推動。
幾年前,在新疆資源、能源成本、土地及政策的優惠條件吸引下,不斷有紡織企業到疆投資。有數據顯示,疆外來疆新建、重組棉紡織產能規模占到疆內產能規模總量的85%左右,化纖產能規模達到90%以上。其中,國內紡織行業上市公司成為投資主導力量。截至目前,在新疆投資新建和重組的紡織服裝企業里,國內上市企業就有11家。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統計中心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紡織工業投資達9140億元,同比增長17.29%,西部12省區市投資達771億元,同比增長26.85%,大大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可見紡織產業正在向西部有序轉移。
新疆棉紡織任重道遠
總體看,新疆棉紡織產業發展目標任重且道遠。
在產能方面,經過建國以來60多年的持續發展,新疆紡織產業已初具規模,截至2013年底,全疆棉紡產能折約700萬錠(環錠紡約560萬錠、轉杯紡為13.4萬頭)、棉織機約10300臺,棉紡總產能約占全國的4%。
在裝備水平方面,由于疆內棉紡產能85%以上來自疆外上市公司的新建投資,因此疆內紡織企業生產設備在全國范圍內都屬于領先水平,其中,清梳聯、精梳機、自動絡筒機、無梭織機等關鍵裝備占比超過60%,超過全國平均水平,部分企業還具有高支緊密紡和高支緊密賽絡紡生產能力。
在從業人員方面,截至2013年,全疆紡織服裝產業從業人員總人數約為20萬人,棉紡織業從業人員接近6萬人,萬錠約80人,百臺織機約130人,隨著技術進步以及產業升級的加快,單位用工將持續下降,勞動生產率會加快提升。
中棉行協調研組先后走訪了北疆和南疆地區。
在北疆地區,調研組主要實地走訪了北疆奎屯、石河子兩個地區共計8家棉紡織企業。通過分別走訪當地棉紡織廠和內地援疆企業發現,不同企業的經營狀況不同,差異也較大,受棉花、市場及經營情況方式的影響,有的棉紡織企業開工率較低,大量設備停運,主要以來料代加工,員工大量流失;內地進疆企業總體運行平穩,開臺率尚佳,生產設備精良、企業管理先進,生產信息化超前,經營方式主要是充當內地集團加工廠的角色,在疆市場尚未打開。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石河子市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一個縣級行政單位及棉紡織名城,有較好的紡織產業基礎,紡織企業集中度較高。在走訪的6家棉紡織企業中,其總產能約150萬錠,其中5家為內地進疆投資企業,除一家企業由于陷入債務危機被迫停產外,其他企業開臺率基本都超過80%,福利企業也顯示了較好的優勢。
在南疆地區,中棉行協調研組實地走訪了庫爾勒、阿克蘇兩地區共計12家企業,包括一戶化纖原料生產企業。南疆地區為少數民族聚集區,據有關部門統計,南疆地區少數民族比重約為81.7%,通過走訪了解,部分南疆地區的少數民族人口占比超過95%。
全疆目前只有庫爾勒地區的化纖粘膠生產加工運轉正常,目前粘膠原料在當地的轉化率逐步提高,降低了原料成本,目前其粘膠紗主要面向出口,因其市場銷路較好,正在滿負荷生產的情況下不斷擴大產能規模。
阿克蘇地區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緣,屬暖溫帶干旱氣候地區,降雨量稀少,蒸發量大,氣候干燥,非常適合棉花種植,是我國優質的長絨棉種植基地,此次走訪的阿克蘇地區共計10家棉紡企業,總產能超過60萬錠,全部為內地援疆企業,整體運行狀況良好,阿克蘇地區的紡織企業均有一定比例的少數民族員工,其中新和縣的一家紡織企業員工全部為維吾爾族員工,棉紡企業在安排就業、穩定社會、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中做出了積極貢獻。
新疆紡織優勢顯著
在新疆發展紡織產業,優勢顯著。
首先,政策優勢。主要有兩項,一是稅收優惠政策:企業所得稅三免兩減半等政策;二是出疆運輸補貼:國家針對在疆企業運出疆紗布每噸給予500~600元的補貼。另外,今年4月新棉花政策其中一條:企業購買3噸新疆儲備庫中的國儲棉,才能購買1噸國儲棉中的進口棉。該細則一出,在疆紡織企業用棉成本上更具優勢。
其次,原料優勢。由于新疆大部分地區干旱少雨、日照時間長、無霜期長、晝夜溫差大,因此非常適宜棉花的生長。
從數量上來看,作為國家重要棉花產區的新疆,已連續20年實現棉花種植面積、單產、總產全國第一,2012年起,新疆棉花總產量首次超過全國的一半,達60%,其中長絨棉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