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紡織服裝企業的上市之路,此前大致經歷了紡織、男正裝、商務休閑男裝、運動體育用品、青春休閑裝、女裝這些大的概念板塊的上市浪潮。但對以上23家企業對比分析就可發現,當前沖刺IPO的企業開始呈現出一些新特點:一是在大行業之后,一些更為細分行業中的"龍頭"企業開始尋求上市;二是一些此前被認為"不差錢"的強勢女裝企業開始加入上市隊列。
20億梯隊的卓雅入隊,瑪絲菲爾們還能鎮定多久?
本報此前曾就國內女裝企業排隊IPO的情況做過一期報道。依據最新名單,23家排隊企業中女裝企業有4家。另據各方消息,太平鳥也已啟動上市程序。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女裝領軍品牌歌力思、女裝領軍企業廈門欣賀股份最新加入沖刺IPO的行列,這絕對是"重磅炸彈"。甚至可以認為,這具有指標性意義。
此前沖刺IPO的多數女裝企業,如維格娜絲、淑女屋、舒朗等,它們雖產品有一定特點,但年營收處于5-10億元的范圍,品牌實力不算很強,在國內女裝界稱不上領軍品牌。即便是被譽為"中高端女裝第一股"的朗姿股份,此前年收入不超過10億元;2013年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3.39%達到了13.79億元。雖然年營收規模不能完全代表一個品牌的實力和贏利水平,但卻是品牌強大的一個首要指標。
但事實上,在深圳等產業集群地,活躍著一批國內女裝行業的"大佬",它們是國內市場上公認的領軍品牌。這類女裝企業店鋪多為直營店,品牌定位中高端,設計風格較突出,但行事低調,一頭扎進市場,銷售業績蒸蒸日上,年銷售規模有的超過20億元。例如,瑪絲菲爾2013年的銷售額超過25億元;欣賀股份2012-2013年的營收分別為20.03億元、20.96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55億元、3.63億元。
按照一些投資機構的說法,這些"大佬"們手握充裕現金流,依托自有體系穩步發展,"根本不差錢兒",其品牌是各大商場和購物中心爭相引進的"寵兒",品牌老板也是業界"牛人",見一面都很難。有些老板根本不愿意接觸投資機構,甚至抵觸跟任何資本力量的接觸,更不要談上市。
但其實,在朗姿股份成功上市后,市場便紛紛猜測下一個上市的中高端女裝會是誰。當時,業界普遍看好歌力思。因為早在2009年3月25日,歌力思便開始與資本聯姻。當時,全球私人股權"巨鱷"凱雷投資旗下專注于投資成長型企業的凱雷亞洲增長基金(CAGP),投資1.5億元人民幣給歌力思。此后,歌力思集團董事長夏國新也曾在多個場合表示,歌力思要著手上市,但卻遲遲未見動靜。
擁有卓雅品牌的欣賀(廈門)服飾這幾年更是成為強勢品牌,也引入高大上的資本力量。2011年12月,LVMH集團控股的私募基金L Capital Asia與其簽署戰略投資合作協議,成為欣賀的第二大股東。這二者都給了市場很多遐想。
事實上,在投資機構和資本看來,這些品牌從長遠發展看其實仍是缺錢的。因為國外女裝企業如普拉達集團正是憑借資本力量進行多次收購兼并,經歷快速發展,最終才成為大型時裝集團。而當前國內中高端女裝市場品牌集中度仍相對分散,單個品牌集團實力相較國外仍較弱。如果不借力資本市場,后續擴張會受到挑戰。
此次二者終于開始沖擊IPO,終于打破業界對這些領軍品牌不愿涉足資本市場的看法。而這,無疑會再度引起市場遐想,如果它們當中有一個或兩個都能如愿,中高端女裝市場的競爭格局必將加速改變,其他競爭對手必將承壓,而這會不會引起其他女裝"大佬"們的震動?那么,一向鎮定自若的瑪絲菲爾、影兒們等,還將繼續鎮定多久?
夾縫中的喬丹和德爾惠
23家企業中,唯一一家已過會的企業便是喬丹體育。若是換作其他品牌,到了這個階段多半都已是快要舉杯慶祝的時刻。然而,喬丹體育卻是郁悶的。
要知道,喬丹體育過會,那已是兩年多以前的2011年11月25日的事情了。但此后,美國籃球明星MichaelJordan于2012年2月宣布起訴喬丹體育侵犯其姓名權,使喬丹體育原本計劃于2012年3月底前掛牌上市的計劃一直拖延至今。
到了2012年5月9日,同為晉江系的競爭對手之一的貴人鳥也成功過會。此后,IPO關閘,于今年1月重啟。當時市場普遍認為,經歷漫長的等待后,喬丹體育和貴人鳥都將成為IPO"開閘"后首批放行的企業。
但事實證明,經歷漫長等待后終于放行的只有貴人鳥。1月底貴人鳥成功上市,成為A股唯一一家體育用品企業。只留下了進退兩難的喬丹體育,繼續惆悵。而它最終能否掛牌,目前看來仍是未知。
再說德爾惠,若時光退回到五六年前,德爾惠與特步、安踏等伙伴們的差距并不那么明顯。但此后,隨著安踏、特步、361度、匹克、中國動向的相繼上市,它與伙伴們的差距越拉越大。再后來,連鴻星爾克、貴人鳥這些二三梯隊的品牌都已上市,德爾惠顯然不能再無動于衷了。
對于現在的德爾惠、喬丹體育來說,雖同為晉江系,但隨著伙伴們悉數上市、繼續跑馬圈地、加速渠道整合調整、推進多品牌布局未來發展,它們如果還不能上市,連與伙伴們置身同一層面競爭的資格都沒了。而就算能夠上市,也將落得與貴人鳥一樣處境尷尬。差距已然拉開,加之正處調整中的市場,想追趕同伴難度越來越大。無論如何,也只能硬著頭皮往前闖了。
排隊企業凸顯3大細分概念
繼紡織、男裝、體育用品、青春休閑裝、女裝這些大的概念板塊的上市浪潮之后,當前尋求上市的企業開始在一些更為專業化的細分行業中涌現出來。
戶外概念--第一個較熱的概念是戶外。當前A股市場唯一一家戶外用品企業為探路者。當李寧、安踏這些大眾體育運動品牌的業績連續3年下滑、紛紛經歷關店潮的發展低谷時,探路者卻連續多年保持40%-70%%的高增長。即便是在2013年國內戶外用品市場整體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它的營收仍同比增長30.74%,達到14.45億元;凈利潤更是同比高增47.48%,至2.49億元。榜樣的優異業績無疑給了后來者希望。
此次排隊企業中,再添1家戶外用品零售企業南京邊城體育用品。但與探路者產銷合一的模式不同,邊城體育并無自主品牌,而是專業代理經營國際戶外品牌,目前旗下經營著NORTHLAND(奧地利戶外品牌)、LOWA(德國戶外品牌)、LEKI(手杖品牌獨家代理權)3個歐洲知名戶外品牌。2011年,邊城體育與LOWA德國方續簽了LOWA品牌在華長期獨家代理協議,并與NORTHLAND奧地利方簽訂了NORTHLAND品牌百年授權協議。截至2012年底,邊城體育店鋪數超過500家,網點遍布全國一、二線城市的中、高級商場與多品牌戶外店。從這一點看,這是家比較有特點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