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打戶外概念的還有江蘇申利實業,但它非終端零售型企業,而是一家外貿出口面料企業,其主營產品為戶外休閑服面料,搖粒絨是其核心產品。公司主要客戶是美國戶外品牌哥倫比亞、美國兒童服飾品牌TCP、俄羅斯最大運動用品零售商Sportmaster、日本優衣庫以及美國戶外與工裝休閑品牌Dickies,是這些國際品牌的搖粒絨面料的主要供應商之一。2013年,江蘇申利營收為9.98億元,凈利潤5599.65萬元;2012年其營收為8.77億元,凈利潤5728.25萬元;2011年營收為7.24億元,凈利潤6427.21萬元。
襪子概念--第二個較熱的細分品類概念是針織,包括襪子和內衣。當前A股市場上,代表襪業概念的是浪莎股份。2013年其營收為4.378億元,凈利潤為817.29萬元。此次排隊企業中有1家主打襪業概念,為浙江健盛集團。健盛集團是一家出口企業,公司主要采用 ODM、OEM 模式成為岡本、伊藤忠、迪卡儂、道步、太平洋、麥德龍等國際廠商的服務制造型供應商,為其生產 PUMA(彪馬)、FILA、MIZUNO、NEW BALANCE(新百倫)、LEE、LOTTO、阿迪達斯、TOMMY HILFIGER(托米) 等品牌及 TOPVALU、無印良品等賣場自有品牌的襪類產品。其核心產品為各類棉襪,此外還生產各類體育用襪,如高爾夫襪、滑雪襪、網球襪、跑步襪等。2011-2013年,其營收分別為3.97億元、4.45億元、5.5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5167.16萬元、6530.55萬元、7543.65萬元;產品外銷比例分別為94.08%、93.11%、86.44%。
襪業作為我國具有一定優勢的細分針織產業,未來"龍頭"企業仍有成長空間。從營收規模看,浙江健盛已大于浪莎股份,尤其這幾年的是贏利水平,高于浪莎股份。但相較浪莎、浙江夢娜、海寧耐爾、浙江情怡等國內幾家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較高的品牌,以出口為主的浙江健盛在國內市場知名度有限。況且,從這幾年情況看,外貿主導型企業過會概率非常小,不知浙江健盛能否有意外收獲。
內衣概念--國內內衣企業(包括傳統內衣與文胸企業)雖數量眾多,但總體看單體企業規模相較大裝企業偏小,A股市場目前也沒有一家主打內衣概念的上市公司。代表內衣概念的,是港股上市公司安莉芳。
此次排隊企業中出現1家內衣企業,江蘇AB集團。但不同于安莉芳以女士文胸產品為主,AB集團是一家集織、染、成衣于一體的傳統內衣企業集團,公司擁有自主內衣品牌AB、A&B、T6,產品主要包括功能性內衣、純棉絲光內衣、純棉絲光背心、棉萊卡內衣、保暖內衣、莫黛爾家居休閑服、兒童內衣等20多個系列,在國內傳統內衣市場占有率約為9%左右。
但是,相較傳統內衣概念,當前資本市場更加青睞以女士文胸為主的內衣概念。據記者了解,一些投資機構對國內領先的文胸品牌進行積極跟蹤和接觸。在這些投資機構眼中,文胸行業是繼中高端女裝行業后又一個值得投資的具有高成長性的的行業。
數據也能對此印證。2013年,港股安莉芳營收為22.35億港元,同比增加12%,這已是安莉芳自上市以來連續7年實現雙位數的營業額增長;凈利潤為1.98億港元,同比增加8.07%。截至2013年末,其終端網點共2272個,其中專柜及專賣店數目分別為2082、190個,其中2013年零售點數目凈增加151家。
但與中高端女裝行業的情況有一些類似,文胸行業幾大知名品牌如歐迪芬、愛慕等的市場占有率逐年提高,企業現金流較好,依靠自有資金發展態勢良好,目前尚無上市意愿。
小豬班納IPO折戟,童企博弈"大佬"壓力重重
國內服裝市場上,在內衣、戶外兩片"藍海"之外,童裝也是公認的新增長點。尤其是國家單獨二胎政策放開后,更是賦予童裝市場新機遇。置身其中的童裝企業當然希望緊抓新一輪市場機會,樹立"龍頭"地位。
本輪排隊企業中,一度有1家專業童裝企業廣東小豬班納服飾,同時有1家婦嬰童用品企業,金發拉比婦嬰童。同時有兩家兒童用品企業沖刺IPO,這在此前從未有過。但很不幸,5月12日小豬班納被終止審查。資料顯示,小豬班納服飾旗下有小豬班納、朋庫一代、愛兒赫瑪3個童裝品牌,目前有2000多家連鎖店。
相較之下,金發拉比婦嬰童更有特點,更具競爭優勢。該公司旗下擁有拉比、下一代、貝比拉比3個自有品牌,主要產品包括嬰幼兒服飾棉品(內著服飾、外出服飾、家居棉品)、嬰幼兒日用品(寢具、哺育、衛浴、洗護用品)及孕產婦用品等。其中,拉比定位中高檔,全產品線覆蓋;下一代定位為中檔,產品種類以服飾棉品為主;貝比拉比以嬰幼兒洗護用品為主。
依據Frost & Sullivan的調查,只有麗嬰房、開曼東凌(主要品牌為"黃色小鴨")、金發拉比、好孩子等企業實現了嬰幼兒服飾棉品和日用品的全產品線覆蓋,其中內地完全經營自有品牌的企業僅有金發拉比。2011~2013年,金發拉比營收分別為2.56億元、3.33億元、3.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920萬元、6902萬元、8737萬元。截至2013年末,其銷售網點為1005 家。
由此看,在小豬班納折戟后,只剩金發拉比這1家與兒童用品概念相關的企業,這或許能為它帶來希望。
但總體來看,當前的童裝市場壓力重重。其重要原因在于,一批領軍上市企業紛紛跨界進軍童裝領域,持續加大投資以求帶來高收益,童裝市場競爭愈加激烈,專業童裝企業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上市難度也加大。
童裝領域最大受益者當屬森馬股份。絕大多數童裝企業原本規模偏小,品牌區域性較強,此前并無一家全國性的領軍童裝品牌。但這幾年,森馬旗下的巴拉巴拉快速成長為國內童裝行業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品牌。同時,森馬還持續加碼童裝市場,2013年宣布代理意大利中高端童裝品牌Sarabanda和 Minibanda,以多品牌布局多層次的童裝市場。依據其轉型計劃,未來還將持續加大在童裝領域投入。2013年,森馬旗下童裝業務實現營收25.35億元,同比增長19.9%,巴拉巴拉在全國的門店達3471家。超過25億元的業務規模,這可以抵得上幾家、甚至十幾家、幾十家中小型童裝企業每年的銷售總和。
此外,美邦服飾、七匹狼、李寧、361度、安踏、特步等一批上市公司均進軍童裝市場,且都有不錯的增長。例如,2010年進軍童裝市場的361度,2012年童裝產品的銷售收入便同比大增97.7%,達到3.7億元,占集團總營業額的7.5%;2013年其銷售額繼續同比增長13.6%達到4.5億元,占總營業額的比例進一步提升至11.7%,零售門店也由1590家增至1858間。2013年,包含特步兒童、XTOP產品系列的其他業務收入約為1.628億元,較2012年的7580萬元大幅增長114.9%,成為集團新的增長點,其兒童產品銷售網點增加150家。
可以發現,領軍上市企業憑借主品牌的知名度、既有的廣泛零售網點以及資本力量、人才吸引力等綜合優勢,一旦進軍童裝市場便迅速發力,短短幾年銷售額便呈幾何倍數增長,迅速達到上億元、甚至幾億元。這一擴張速度遠非專業的童裝企業所能比擬。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當"大佬們"都紛紛玩起童裝,童裝企業的發展空間便被迅速擠壓。而此次,小豬班納的IPO折戟,無疑更是給本就不樂觀的形勢再蒙上一層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