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3年度中國網上零售市場形勢分析報告》在2013中國網上零售年會上發布。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中國網上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到7542億元,同比增長47.3%,預計2013年將突破1.8萬億元。根據預測,2013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24萬億元,預計2013年中國網上零售交易總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7.7%。
預計占比達到7.7%,使得2013年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呈現一片繁榮景象,這一年中,淘寶和天貓的350億元銷售額,讓電商老大阿里巴巴站穩腳跟;京東猛推POP平臺,讓大家看到了盈利希望;蘇寧不僅將商業帶上云端,還玩兒起基金、做起金融,并將開出銀行;騰訊則攜微信利器,殺入移動購物這一新興市場。
同時,手機端支付功能的開啟,也顯示了含有"社交"概念的移動互聯網的高增長潛力。去年電商巨頭們在移動端的布局也如火如荼地展開。網易旗下的"易信"和阿里巴巴旗下的"來往"紛紛以"免費流量"吸引用戶。去年8月,微信推出的5.0新版本中新增了支付功能,并與易迅網全面接入,已全面實現微信下單、支付閉環,"雙11"當日斬獲1號店、易迅等電商超過10%的下單量。移動IM已經成為不可小覷的移動電商入口。
回首2013年,電商移動化顯然成了中國電子商務行業這一年的發展趨勢。互聯網商業評論人金錯刀認為,移動互聯網在全面深入地滲透進我們的生活,我們幾乎已經可以用手機找到任何我們所需的服務,顯然,移動電商終將取代傳統電商。
阿里"造節"意在移動化
淘寶天貓"雙11"單日350.19億元的交易數據,令行業內外為之側目。而更惹人注意的是,"雙11"當日,手機淘寶的單日用戶使用次數1.27億次,成交金額達到53.5億元,與去年"雙11"相比增長了457.3%;據騰訊電商透露的數據,"雙11"全天,易迅微信賣場下單量突破8萬單占易迅全站訂單總量的13%;在京東"雙11"當天680萬訂單中,移動端訂單量占比15%,單日引入訂單量達到去年的6.4倍,交易額的絕對值增長優異。
面對去年"雙11"時天貓網購成交額創下的350.19億元驚人數據,馬云的回應是"不關心數字"。
在傳統電商模式已死的壓力倒逼下,350.19億元的成交額數據,確實已經不是馬云最關心的事。他最關心的是轉型阿里系電商的移動化、社交化轉型。正是基于此,已鮮少露面的馬云卻一次次激動萬分地為"來往"站臺,目標就是對抗微信電商模式的挑戰。
正是轉型的戰略目標下,記者注意到一個細節:"雙12"時,阿里系的唱戲主角淘寶,為了吸引用戶向移動平臺轉型,竟砸下3600萬元把"雙12"當天開獎的雙色球所有彩票組合買斷,作為紅包發給消費者,但前提是彩票只能從淘寶手機客戶端領取。從這個細節上看,"雙12"則成了阿里系電商移動化轉型的營銷窗口。
據了解,"雙12"當天,通過手機淘寶客戶端實現成交的賣家為145萬,占總成交賣家的55%,而平日手機淘寶支付賣家約為80萬左右,"雙12"當天無線成交增長了81%。
在支付寶成交筆數方面,今年"雙12"支付寶無線成交筆數達到了整體交易筆數的23%,相比于去年手機淘寶支付寶成交筆數只占全網的6.8%,這一增速更是驚人。
而對于此馬云表示,"造節"的出現是新經濟(310358,基金吧)、新商業模式與傳統商業模式的大戰,他說:"要讓所有制造業貿易商們知道,今天形勢變了"。
騰訊掀起"微信效應"
"微信支付1分錢預約小米3"、"1分錢開通愛奇藝會員"……隨著電商的助推,"微信價"成為最近幾個月來最火熱的詞匯。2013年8月,易迅網率先接入微信支付。2013年10月,大眾點評在移動端接入微信支付。2013年11月,愛奇藝接入微信支付,當當網在PC端、移動客戶端以及當當電子書APP等項目中也全方位接入微信支付。11月,小米與微信合作在微信上預售小米手機,試水移動電商,微信用戶可專享"微信價",將"微信價"抬到炙手可熱的地步。"當企業愿意主動為微信推出"微信價",其背后的意義其實是商家對這種模式的認可,也說明了微信的電商潛力和平臺價值。"《商業價值》主編張鵬認為,微信為電商企業提供了一個建立用戶連接,并提供長期服務能力的全新系統,"微信價"在本質上可以理解為企業在"付費鼓勵用戶主動建立連接"。
"雙12"當天,騰訊電商旗下易迅網宣布將其運營的微信"精選商品"正式升級。全新的"微信精選商品"在原有的基礎上新增了"一日一品"、"品牌特賣"、"數碼極客"、"非吃不可"、"樂活家居"、"寶貝計劃"等六個頻道,按照不同購物主題進行了商品品類的豐富,意味著其購物平臺再次從易迅網向微信移動平臺轉移。
在電商追趕移動化大潮的背景下,傳統電商爭先恐后搭船微信。目前,微信已經向大眾點評、蘑菇街、當當網開放了支付接口,同時將向更多電商開放,引入更多應用場景。"隨著微信用戶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微信支付便捷的操作將使它如同拍照、GPS定位一樣,成為手機的一項基礎能力和最為普及的手機端支付方式"。互聯網實驗室副總裁張靜向記者表示,隨著移動支付在人們生活服務領域的覆蓋面越來越深,以微信支付為代表的移動支付也不應該只是一個工具,而是一種更有效觸達用戶和提供服務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