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陳年轉發了現任凡客副總裁劉開宇的微博,解答了拖欠賬款、第三方部門調整,以及系統變更等外界普遍關心的問題。
然而,如果凡客像優衣庫一樣只是在天貓開個旗艦店,或許就沒有現在這樣的混亂。但是截至目前經歷了6輪融資, 甚至有消息稱第七輪也已經融到的凡客,已經不再是當年那個PPG模式的復制者。
2007年-2009年:基因沉淀
凡客品類的拓展始于2010年的第一個季度,而在這之前凡客沉淀了決定現在發展模式的基因,以及早期的三輪融資。
2007年,在聯想投資掌舵者朱立南的建議下,陳年和雷軍這兩個卓越網重要人物重新走到了一起,共同投入啟動資金700萬。雷軍在和朱立南交談中,甚至明確了“網站形成品牌之后就可以沉淀用戶”的觀點。在網站尚未上線前,第一筆來自聯創策源和IDG的200萬美元融資就已經到賬。
同年10月,凡客誠品正式上線。與此同時,作為早期天使投資者之一的劉韌,在Donews網站上發表了一篇《找我買Vancl會便宜嗎?》的博文,而這成為了凡客文字營銷的首例。
在分析PPG的缺點后,陳年決定在互聯網上進行廣告投放。這一舉措使得凡客來自網絡的訂單達到了50%,隨后在奧運會期間,凡客又推出了“精英100系列”網絡廣告,只不過當時的代言人都是劉韌、羊東、祝志軍和張亮這樣的圈內人。
2008年1月,軟銀賽富的1000萬美元到賬。同年7月,啟明創投的童士豪聯手IDG投資凡客約3000萬美元。
事后,陳年曾向媒體回憶稱,2008年第三季度,凡客曾經一度有盈利的記錄,而在當年凡客的銷售額達到了1.18億。
2009年,凡客不但確立了29元T恤衫和59元帆布鞋這樣的支撐業績的明星產品,而且在服務方面全面升級,推出了全面運費、24小時送貨、30天無理由換貨切運費由凡客承擔等舉措。
2010年:大踏步前進
對比2010年和2009年就會發現,在2010這一年中,凡客的銷售額增長了近4倍,達到了12億。在其中個別的月份,凡客也實現了盈利。也是在這一年,凡客開始進入時尚圈。
2010年三四月的時候,陳年在去公司的路上看到了H&M的路牌廣告,心有所感認為凡客亦可以嘗試。恰巧的是,凡客當時已經在和韓寒和王珞丹這樣的明星接觸。于是,陳年就給時任凡客助理總裁的許曉輝和主管市場營銷的副總裁楊芳打了個電話。
品牌團隊執行力很強,路牌也拿下了,最初的設想是跟H&M一樣,韓寒和王珞丹穿著凡客的衣服,旁邊標著價格。不過,在后來視頻廣告拍攝招標中,發現了“我是凡客”這個提案,后來臺詞腳本辦成了“凡客體”代替了最初的設計。
這一方案的出爐,各種調侃的段子也隨之而出,網民PS狂歡開始。陳年最初感到十分震驚,甚至一度想到了找刪帖公司。后來,因為管不過來了,索性不管了,反倒火得一塌糊涂。
5月,投資過當當、京東的老虎基金以5000萬美元完成凡客第四筆融資。與此同時,籌備了一年的V+進入試運營。這使得凡客的擴張更加迅猛,除了時裝產品,就連化妝品、廚房用品等品類也迅速進入凡客銷售范圍。
6月底,凡客的總庫存到了1.98億元,但在當時,陳年和凡客的管理團隊尚未意識到這個嚴重問題,甚至在2010年內部還曾嚴肅地討論過開設線下體驗店的選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