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溫布爾頓網球公開賽,除了賽況精彩引人注目外,熱衷于時尚的人士還發現了另一個亮點:高街快時尚品牌H&M、Uniqlo(優衣庫)的標志竟然出現在了世界排名第一的德約科維奇和伯蒂奇的戰袍上。
一邊被快時尚創造的行業“神話”圍繞,一邊開始大手筆進入運動領域挖掘概念,這些高街品牌走的路子有點讓人摸不清:這到底是在進行水到渠成的“對外擴張”,還是借知名賽事搞一場高調的商業秀?
在普通消費者看來,運動和快時尚是兩個不同的細分領域,運動更注重功能的挖掘,而快時尚品牌顧名思義更在乎對潮流以及速度的把握。但在分析人士眼中,它們均歸類于服裝行業,有著相似的“基因”。這種基因決定了,當這兩類企業的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時,為了持續增長,會就近“入手”,滲入對方的地盤,于是乎,運動和快時尚品牌的最終相遇便是水到渠成的事。實際上,快時尚與專業運動品牌正在走一條相互交叉的“X”形競爭路徑。
綜述
運動與時尚“X”形交叉競爭
世界排名第一的塞爾維亞網球選手德約科維奇和伯蒂奇今年第三次相遇,兩個紅色的Logo在白色Polo衫上分外醒目。仔細一看,Logo分別是Uniqlo和H&M。
一場網球比賽,變成了兩大快時尚品牌的對話,這種關注很快就催生了消費熱潮。據悉,優衣庫多個門店里,德約科維奇的這款戰袍已經賣斷貨,更多的成交記錄,則發生在網絡店鋪中。
記者注意到,世界排名第一的諾瓦克·德約科維奇去年在結束了和意大利公司塞爾希奧·塔基尼國際的合同后,就與優衣庫簽訂了5年合約。后續,這位網球選手將身穿Uniqlo服裝,腳蹬Adidas球鞋,這樣的搭配頗有意味。
在業界看來,這不僅是品牌間的較量,更是運動和時尚的比拼,反映了快時尚與專業運動品牌正在走一條相互交叉的“X”形競爭路徑,它們相互侵入,又彼此支撐,形成一個暫時均衡的態勢。
長期研究服裝行業的人士表示:運動品牌和快時尚品牌均是面對中低端客戶,在銷售模式上主要跑量;走輕資產模式,均與上游供應商合作,產品以代工(OEM)為主,兩者在商業模式上確有相似之處。不過,運動和快時尚之間更多的則是差異性,主要體現在操作上的難度和考慮問題的維度上,快時尚更有挑戰性。
關鍵之道體育咨詢管理公司創始人張慶表示,雖然兩者從市場需求上都強調反應速度,但運動用品相對弱一些。在他看來,快時尚更強調推陳出新的速度,運動則更注重在功能領域的挖掘。“運動用品有它的門檻,即對專業性的要求。”他指出,致力于運動領域,對運動人群偏好的理解需要漫長的時間。而快時尚更多地需要優秀的設計,推陳出新講究速度快。
品牌營銷是另一個差異點。分析人士指出,快時尚不太看重品牌本身過多的投資,而是強調用貨品和渠道作為驅動因素。運動品牌則不大一樣,特性決定品牌背書就很重要。
再說到店鋪規模。由于體育用品寬度不夠,難以布局大店,而快時尚品牌擁有品類繁多,大體量門店隨處可見。
兩者的周轉天數也不在一個層面上。“周轉就涉及到管理問題,目前國內的運動品牌周轉率還是挺低的,也導致了庫存高企的情況。”九派咨詢管理總經理邵立剛表示。
但上述分析人士指出,即便存在諸多差異性,快時尚品牌與運動品牌都歸類于服裝業,而這一“基因”也決定了,為持續擴張,運動品牌同快時尚品牌最終會“水到渠成”地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