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公司上半年財報顯示,該集團上半年凈利虧損1.84億元人民幣,相比此前19.97億元的虧損額度已大幅止虧。盡管虧損仍在繼續,不過在8月12日香港港麗酒店召開的“李寧公司半年業績發布會(投資者會議)”上,已經透露出些許輕松的氣息。相比在今年3月2舉行的李寧公司2012年業績發布會上李寧的疲態,這一次的他神情放松。
止虧進行時
無論是面對自己人,還是面對媒體,李寧總是給人嚴肅的印象,像這次在投資者會議上的輕松笑容并不多見??梢姡顚幑镜闹固澥钦媲械赜辛顺尚В航刂?013年6月30日,李寧集團實現收入29.06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24.6%;息稅前利潤加折舊及攤銷(ebitda)為0.58億元人民幣;上半年權益持有人應占虧損為1.84億元人民幣,每股虧損15.19分。盡管仍是“虧”字當頭,但相比2012年總額19.97億元的虧損幅度,已經大幅收窄。
截至2013年6月30日,李寧常規店、旗艦店、工廠店及折扣店數量總數為6024間,較去年底凈減少410間。經銷商54家,較去年底減少1家。但其庫存狀況并未根本好轉。財報顯示,其平均庫存周轉96天,在去年年底這一周期為90天。而目前大部分庫存都在渠道,并非財報顯示的李寧公司。與此對比鮮明的是,安踏上半年的庫存周轉天數僅為58天。
整個財報最令人滿意的地方就是“李寧上半年的平均應收賬款周期”——該指標已經從2012年年底的97天縮減到88天。李寧公司執行董事及執行副主席金珍君笑著說:“公司目前手上有大約16億元的現金。目前沒有融資計劃。”
重振渠道
李寧公司從創辦至今,已經23年,團隊龐大。
無論是什么類型的公司,一旦規模達到一定的程度,就難免會出現反應機制緩慢等一系列問題。這就如同一只龐大的恐龍,尾巴挨了一刀要花上8分鐘才能傳遞給大腦。李寧需要一個團隊來幫他改革、轉型。他的左膀右臂出現了:一個是今年四月份才加入的首席財務官曾華鋒,他會說一口流暢的英式英語;一個是執行董事及執行副主席金珍君,美籍韓國人。
為了重振渠道,金珍君與李寧本人及董事會一起制定了預算高達18億元的“渠道復興計劃”。
該計劃意在支持經銷商清理庫存,最終改善財務狀況和現金流。金珍君表示,在這18億元背后,是根本的變革——包括從過去贏利低的批發商業模式,轉型為現在以零售服務為主、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商業模式。在贏利上重視單店效率,因為公司的渠道不健康的話公司是不可能健康的。
在一輪又一輪“閉店潮”中,李寧集團都是備受關注的目標。雖然今年下半年并沒有具體的目標關店數,但金珍君承認,目前李寧集團的轉型還只是進行到了“50%”,對于一些小的經銷商來說,或許“一半都沒有完成”。李寧集團財報顯示,公司在過去一年的時間內關閉了近1300家店,其中今年上半年關閉了430家。但關店并非惟一的措施,同樣改變的還有訂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