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在火車站鋪一張報紙過一夜經歷的人不在少數,在創業維艱之時,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飾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美邦服飾”)董事長周成建更屢屢如此。如今,在美邦服飾渠道升級的當口,周成建希望將自己的經歷揉進品牌發展的理念之中。
近日,周成建的理念終于落地。美邦服飾在杭州開設了一家類似“中央火車站”的直營旗艦店。在服裝業寒潮期,周成建希望線下的體驗店與線上的電商平臺助力美邦服飾“過冬”。
在高庫存和電商雙重壓力之下,美邦服飾2013年力推渠道升級,推行“一店一場景”體驗型門店,截至目前30天內連續在全國推出6家,預計一年內將打造100家概念旗艦店。周成建在杭州旗艦店開業現場曾放出豪言,“美邦服飾一定能實現全球千億財富夢想的目標”。
推100家體驗店
“目前服裝零售行業還只是起步階段,之前中國的品牌經歷的是量變的高速成長過程,現在才是剛剛發生質變的階段。”在周成建眼中,從ZARA快時尚模式中汲取營養的美邦服飾亦要在此間完成蛻變,在國內市場上與ZARA正面交戰。
2008年上市的美邦服飾早已將經營模式確定為生產外包、直營與加盟相結合,聚焦于“微笑曲線”的高附加值環節—品牌推廣、產品設計和營銷網絡。這也是周成建引以為傲的“虛擬經營”模式,向“小批量、快周轉、緊追時尚”的ZARA買手模式極力靠近之處。
大象般的公司體量與老鼠般的市場嗅覺被稱為快時尚服裝企業的成功之道,而居高不下的高庫存顯然不在一眾模仿ZARA的國內服裝企業的既定戰略之中。
美邦服飾在最近連續快速消化庫存的同時,開始反思差距究竟在何處。雖然美邦服飾并未公布思考的結果,但是眼下對線下體驗型門店的打造與推廣,再結合獨立的邦購網電商平臺,種種跡象顯示美邦服飾欲圖更精準地摸到快時尚的脈搏。
“品牌不再是服裝的符號,而應該是生活方式的符號,”在杭州新開業的體驗型門店中,周成建興致勃勃地介紹道,“每個地方都有喚起當地文化、情感認同的生活場景,每個店鋪都有自己的故事,未來12個月我們在全國會推出這樣的店鋪超過100家,三年之內全國的店鋪都會逐步用新的概念來打造?!?/P>
目前,這種“一店一故事,一城一文化”的店鋪陳列理念,已經在廈門、成都相繼運營,從廈門中華城店濃郁的閩南風情、成都環球中心店庭院深深的寬窄巷子,到杭州老火車站的復古情結,美邦服飾認為銷售數據已經印證體驗店的作用。
甚至于美邦服飾表示希望在三年之內將帶有濃郁中國文化底蘊的產品、代表中國生活方式的體驗店開到倫敦的牛津街,法國的香榭麗舍,東京的銀座,美國的第五大道。
與此同時,美邦服飾亦在謀求更多融資渠道,截至9月23日,美邦服飾控股股東華服投資將其所持有的美邦服飾2.05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0.12%)進行質押,為發行信托提供擔保。
“打造旗艦體驗店有利于提升美邦在市場中的品牌形象,能讓消費者對美邦服飾的了解更深入。開拓電商渠道則是為了適應消費者購物模式的改變。”中投顧問輕工業研究員朱慶驊對時代周報記者分析稱,“線下和線上雙管齊下對于美邦服飾的后續發展有重要利好。通過一系列的調整,美邦或將改變目前的低迷現狀,與H&M、ZARA等快時尚品牌一爭高低?!?/P>
上半年去庫存5億
去庫存“戰役”的鼓點已經擂了很久,國內服裝企業的庫存余額仍居高不下,而這其中又存在多層次不均衡的分布。在已公布2013年中報的76家上市服裝企業中,存貨余額合計超過700億元。
半年報顯示,2013年上半年美邦服飾的庫存余額是15.20億元,可比上市公司森馬服飾為10.82億元,九牧王和七匹狼則在數億元間。然而,如果回溯以往,則不難發現美邦服飾的去庫存戰績已取得初步成效。2012年期末,美邦服飾的庫存余額高達20.06億元,半年時間一度消化5億元庫存,在可比上市公司中排列第一,較去年同期的17.5億元,同比降幅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