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服裝企業供應鏈由6個基本環節組成:開發設計、原料采購、產品生產、倉儲物流、批發經營與終端零售。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由于中國豐富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優勢,使我國服裝企業在國際服裝產業供應鏈中一直定位在生產環節。然而,隨著宏觀調控的壓力增加,匯率的不斷上升,通貨膨脹的壓力,以及頻繁因產品質量問題引起的國際貿易糾紛,還有現在與印度、越南等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之間的競爭壓力加大等等,使得中國的服裝企業面臨越來越多的問題,這些問題造成中國制造業利潤日見微薄的現象愈加明顯,中國勞動力資源優勢也在逐步減弱,所以完善我國服裝企業在國際供應鏈環節中的作用、提升服裝企業供應鏈各環節的高效整合度勢在必行。
延長服裝企業供應鏈
記者采訪了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主任伏廣偉,他認為,供應鏈是促進服裝企業圍繞品牌價值模式為核心發展的最大驅動力與引擎。隨著中國服裝行業自主品牌的不斷發展,服裝行業在近10年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我們國家服裝企業更應該從過去的被動型,也就是只發展供應鏈中某個單一環節的狀態,轉而向延長供應鏈鏈段的方向發展。
伏廣偉說,雖然目前我國服裝企業供應鏈鏈段不完整,但是不代表我國服裝企業競爭力的完全喪失。穩定的外部環境、企業的不斷創新、勞動力素質的逐步提高是提升服裝企業競爭力的三大“法寶”,除此以外,還要通過企業自身品牌支持度的不斷提高、品牌服務的逐漸加強,以及通過對產業鏈結構的不斷調整與升級,全面完善服裝企業競爭力,從而提高中國服裝企業在國際供應鏈鏈段的完整度。
最后,伏廣偉表示,穩定的供應商是企業品牌發展的有力保障,建立穩定可靠的產業聯盟可以帶領我國服裝企業的健康發展,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存”的優化局面;減少行業內的不公平競爭,形成不同環節供應商之間的平等對話;同時,現在服裝行業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毒校服”事件、童裝“致癌”等服裝質量問題,以及前段時間因為H7N9而造成的羽絨價格上漲,從而導致羽絨服企業在原材料上的“斷鏈”,這一類由于不確定因素而帶來的財務問題,還有很多企業內部所面臨的一些掌握核心技術的工作人員辭職、跳槽的人力資源方面的問題,面對這些方面的問題,建立穩定的產業聯盟能夠有效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