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需要慢思考
雖然各大快時尚品牌的擴張速度之快令人艷羨,但在繁榮之下,快時尚品牌繁榮背后的各種問題不得不讓人慎重思考。
快時尚品牌的質量問題一直為人詬病。國外快時尚服裝企業在質量檢測中的質量問題經常見諸報端。近年來,zara與h&m也多次被列入質量黑名單之列。質量問題沒有解決,如今,抄襲一線大牌的設計已經成為快時尚的又一個大問題。為了保證產品的快速供應和持續熱銷,快時尚往往專注緊跟潮流而忽略創造潮流的原則。對大牌的模仿和抄襲成為產品設計的主要原型,廉價的仿品服裝使消費者受益,卻侵犯了其他品牌的知識產權,而缺乏獨特的原創設計也將成為制約快時尚品牌的最大障礙。快時尚的快速發展讓服裝行業的各個企業望塵莫及,但對質量和原創的態度必然影響其品牌價值和長遠發展。不管是否快速和時尚,優質的產品永遠是企業、品牌必須守住的底線。
因此,本土品牌在快時尚的征途中,必須從抄襲中逐漸構筑自己的設計網絡力量,在產品設計上應更多考慮一些本土化的因素,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國外款式。完全照搬國外的款式,因為照搬國外款式制作出來的衣服并不適合中國人的體型和審美,在進入市場選擇的時候勢必遭到淘汰。因此,以消費者需求為核心,力求原創設計是本土品牌制勝的關鍵。
另外,快時尚品牌追求快速的過程中,常使消費者緊隨流行,忽視了服裝的有效穿著,造成了服裝的過度浪費。隨著大眾消費主義時代的來臨,越來越多的一次性用品給垃圾處理造成巨大壓力。有數據顯示,中國目前的固體垃圾每年以8%到10%的速度增長,服裝在固體垃圾中占的比例雖然不算大,但比重一直在上升。由于中國沒有成熟的再生服裝渠道,比如復古服裝店、再生市集等,消費者很難處理可以穿著的舊衣服,往往只好丟棄,造成浪費。
值得一提的是,在快時尚的消費模式下,很多人認為,消費者主要關注的是產品,對品牌形象一般不太在意。其實這樣的看法是非常危險的。其實,品牌形象已經成為決定消費者購買的潛意識因素。尤其是目前,大多數的快時尚品牌是在商業街附近以專賣店的方式出現,還有很多品牌是直接在百貨商場里,因此消費者在購買時,首先會考慮品牌的因素。h&m以及優衣庫最初能夠迅速在中國大城市扎根,與其品牌的號召力、影響力還是有很大關系的。如最初在上海,穿zara也是一種相對有身份的象征,因為最初消費他們的是很多有過海外經歷的國人,他們本身對其品牌比較熟悉,率先消費并進行無意識的品牌宣傳。
因此,對于那些欲進入快時尚領域的企業來說,一定要強化對品牌的塑造。快時尚的顧客價值就在于不斷地給顧客營造這種時尚體驗。與此同時,充分重視終端及渠道模式創新也是快時尚要注意的問題。由于快時尚的消費群體都是年輕人,他們在網絡上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多,在網絡上接觸時尚信息更多、更便利,因此網絡消費者對時尚更為敏感。網絡購物已經成為當下年輕消費者的趨勢。
業內人士稱,真正的基于網絡的快時尚運作,應該是所有的運作都以網絡為核心,利用網絡來“加速”快時尚的運營。目前,隨著優衣庫等品牌加速網絡進程,以及凡客誠品等國內電子商務服裝企業向快時尚的轉型,可以預見,在不遠的未來快時尚領域競爭的主戰場也許就會從線下轉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