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中小企業現狀及當前所面臨的主要困難,反映企業訴求,近日,中國長絲織造協會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長絲織造協會會長徐文英的帶領下,赴盛澤、長興、王江涇等長絲織造產業集群進行實地調研,累計走訪企業近200家。 此次走訪的企業多為中小型甚至是小微企業,走訪過程中,協會充分了解了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企業的生存現狀,以及中小企業不同于大企業所面臨的困難。 當前,銀根緊縮、庫存壓力大、應收賬款回收困難三大難題正在逼退小微企業,而為了生存,他們又以極低的價格在市場上謀求生存空間,加大了中低檔產品的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這種惡性競爭,使得中低檔尤其是大路產品的價格已經接近或跌破盈虧平衡線。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環保壓力加大,加上人民幣升值等問題導致很多小微企業已在虧本經營,部分織機臺數不足百臺的微型企業則開始猶豫是否要退出行業。
建議:
1、加強行業自律和積極規范市場。努力創造有序的競爭環境,減少同質化產品間惡性競爭。
2、鼓勵產品研發,保護知識產權。要不斷培養企業的品牌意識,通過企業自身的形象在下游行業樹立良好信譽,從而依靠自身的力量進行產權保護。
3、認真貫徹減排政策,理性對待行業特殊性。鼓勵使用噴水織機的企業、印染企業積極做好排污治理工作,對于新的排污要求,政府應給予指導和幫助。使企業盡快達到要求的同時,不增加過多的成本費用。
2013年春節過后,市場貌似積極回暖,從印染企業就可以看出生產繁忙,活多得做不完。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春節過后,織造企業都在努力消化庫存,以極低的價格出售積壓的產品;二是石油價格微微上漲,加之國內對新政府有所期待,市場總體預期不錯。不過4月過后,市場卻逐漸冷清,尤其是進入6月銷售淡季后,更是難覓銷路。整體來看,目前的市場行情是量價齊跌。
銷售遇壓力
從銷售角度看,企業的產銷銜接途徑一般有四種:一是自主研發新產品,引領市場需求;二是依據訂單進行生產;三是依據市場需求生產;四是憑借經驗和判斷安排生產銷售,不過這四種銷售模式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中都遇到了瓶頸。
首先是研發新品。對紡織企業來說,研發新產品是一條十分艱難的道路,尤其是自己沒有印染車間的織造企業,開發出的新品一旦送到印染廠,轉眼就會被抄襲。值得慶幸的是,在走訪中我們看到,凡是走自主研發之路的企業,產品不僅有銷路,且價格穩定利潤可觀。
其次是依據訂單。如今,一些按訂單進行生產的企業,雖客戶資源尚在,但客戶需求卻明顯下降。訂貨量平均下降三分之一甚至一半,嚴重的甚至從往年幾十萬米、幾萬米的單子縮水到了幾千米。
第三是依據市場需求。這里又分兩種情況,一種屬于規模比較大的企業,產量高、質量穩定,且能掌控產品價格;另一種則是隨行就市的小微企業,這些企業的產品往往依靠模仿,并以極低的價格占領市場,但價格低,利潤就有限,壓價不是長久之計,最終,最先受到侵害的還是自己。
最后是憑借經驗和判斷。這類方式最具盲目性,卻是小微企業中最廣泛采用的一種。企業經營者根據積累的經驗對市場后期做出預判安排生產,一旦判斷出現偏差,則滿盤皆輸導致企業關閉停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