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新鮮時尚血液
作為寧波國際服裝節的主辦方,在談到今年與中國時尚同盟的合作時,組委會秘書長、寧波市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周學明表示,近年來,中國時尚同盟與寧波國際服裝節攜手得到了當地政府部門及企業的肯定。今年寧波服裝產業再次與中國時尚同盟牽手,在第十七屆寧波國際服裝節期間舉辦“新銳設計師走進寧波”活動,無疑將為寧波的服裝設計體系,乃至整個服裝產業的良性健康發展都將帶來最新鮮的時尚血液。
在今年的服裝節舉辦期間,如何通過有效的平臺戰略,憑借設計的語言與創意的表達方式,加強產業鏈上下游對時尚的協同理解與商貿資源的互動,隨之形成“盟”的力量與“群”的氣場,是中國時尚同盟時尚發布的價值所在,也是為何有眾多優秀新銳設計師不斷加入中國時尚同盟的魅力所在。
孫瑞哲強調,“新銳設計師走進寧波暨中國時尚同盟新銳設計師聯展”是中國時尚同盟推出的“新銳中國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經濟形勢下的企業轉型、品牌升級,對服裝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的、以雄厚產業基礎為后盾的服裝設計體系,將對一個地區的服裝行業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周學明表示,寧波是服裝大市,服裝的制造能力強,但設計是短板。究其原因,一是理念,二是人才。寧波部分服裝企業資金實力還不夠強,更談不上邀請頂級設計師擔綱設計,相反,新銳設計師自我成長需求強烈、專業基礎過硬,反而有利于推動雙方合作。
通過中國時尚同盟與寧波國際服裝節合作打造的這一平臺,新銳設計師田小田找到了設計生涯的新起點。她表示,與寧波裕人針織的合作,就是寧波服裝企業與中國時尚同盟簽約設計師合作的一種有益嘗試。如果在磨合過程中,設計師和企業之間達成了一定的共識,合作模式還可以更加多元化,比如服裝企業可以根據自身戰略出發、權衡資金等實力,采取靈活策略吸引設計師加盟或是訂單式采購設計需求。
事實上,自成立以來,中國時尚同盟都秉承一個理念:設計師品牌培育計劃是一個系統工程,設計師品牌想要獲得更好的發展除了需要讓大眾消費熟知外,還需要專業、商業和資本方的介入。
為新銳設計師搭建平臺,尋找產業機遇只是一個開始,通過對全國各地服裝產業的認知與了解,下一步中國時尚同盟還將為國內的設計師品牌探尋發展方向提供更多的支持。
新銳的愿景與困惑
如今,服裝業正進入一個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必須加快走向新的發展方向,進入新的發展平臺。而“青年新銳軍”正在尋求新的合作,以達成他們心中的夢。
2012年,有11位設計師與中國時尚同盟合作,在寧波國際服裝節上展示自己的作品。今年,這一陣容擴大到了18位。
在這些設計師中,有的從業十幾年,他們一邊為企業服務,一邊養活自己的個人品牌;有的剛剛畢業沒多久就已經成立了屬于自己的工作室。不過,無論從品牌規模還是知名度來看,他們仍是設計師陣營中的新銳。因此,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正在尋求與相關機構、企業合作,以達成他們心中的夢。然而,又有誰懂得他們的愿景與困惑?
實體店,一個不好做的夢
離本屆寧波國際服裝節的發布會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設計師黃海兵的準備工作已經基本就緒,今年他將主推自己的新工藝,包括近幾年在歐洲流行的無縫技術和中國傳統的扎染工藝。
與中國時尚同盟的合作,黃海兵并不是第一次。這次來寧波做發布,他的目的更加明確。“參加這個活動的初衷就是為了能盡快開設自己的實體店。”黃海兵之前一直和代理商合作,但他認為這種模式不夠成熟。
黃海兵說:“作為一名設計師,最大的夢想就是有自己的店,這種心情就像培育自己的孩子一樣。”黃海兵的計劃已經有了明確的時間表,他的實體“窗口”將于2014年在北京和上海亮相。
而已經連續三次參加發布的蔡宇,其個人品牌quiet k-night 12 cy已經在設計師集成店寄賣和網絡銷售。他告訴記者,目前正在和投資公司洽談,計劃在5年內把品牌真正推向市場,包括在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開設小型的定制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