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天貓雙十一,綾致時裝35分鐘銷售額破億,現場記者面面相覷,綾致是誰?
換幾個名字你可能就熟悉它了。Only、Jack&Jones、VeroModa、Selected。它們的母公司綾致時裝來自丹麥,是第一批進入中國的時尚服裝品牌。1996年創建于天津,在中國引進4個品牌:Only是牛仔風格的女裝,Jack&Jones是牛仔風格的男裝,VeroModa是主打都市風格的女裝品牌,Selected走的則是商務男裝路線。
你可以覺得它逼格不夠,但無法無視這些數字:目前綾致旗下的時裝專賣店覆蓋了中國632個縣級以上城市中的300多個,有6000多家門店,2013年銷售額過300億元。VeroModa和Only包攬中國女裝行業的前兩名,Jack&Jones是中國男裝市場NO.1。
綾致自己心情復雜。如集團副總裁林巧所言:綾致做的是流行服飾,也的確用數字證實了自己對流行的把控能力,面對互聯網時卻被稱為“傳統行業”。
這家在線下擁有浩大擁躉的多品牌服裝制造商,近3個月里在實踐線下門店和線上電子商務的配合戰。1月4日,綾致服裝集團副總裁林巧在騰訊微購物活動上與媒體進行了經驗交流,雖然聊的是借微購物這款基于企業微信公眾平臺的微信營銷平臺做O2O,但其間關于如何突破現有的思維模式、持續成長的思考與實踐,值得一讀。
只有真實奔跑的人才能感受到風,下文就是來自林巧的分享。
一、目前實體店鋪遇到的挑戰
我在綾致公司服役十三年了,在這個公司我主要負責的是實體店,前三年是在杰克瓊斯團隊,現在我負責整個V&M線下所有店鋪。V&M品牌我一共服役了十年,這期間有它好的地方,也遇到了一些挑戰。尤其是在2013年,這一年因為經濟環境不是特別好,遇到的壓力挑戰非常大。
①實體店鋪客流下降
所有線下的門店在2012年、2013年都會遇到一個大的挑戰,就是線下門店的客流量在下降,這是目前一個非常嚴峻的現狀,這個現狀背后的原因有三個。
商業地產過度開發。2012年、2013年也是全中國商業項目上馬最快的兩年,在未來的2014、2015年會有更多的項目上馬。現在商業項目的上市目前其實遠遠大過現在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所以導致單店門店的客流量都在下降,確實是有下降趨勢,而且店與店之間差別不一樣,尤其是新進來的商業體有些體量非常好一下子從市場上出來,但是有一些可能存在很長時間的硬件或客觀性問題的都在下滑。
年輕人的消費方式進入多元化階段。除了宏觀,我們發現現在店鋪里的客群也有一部分變化,就是年輕人的比例不會像之前那么多。目前線上活躍的年齡段基本在80或90后,所以線上這部分人拽走了我們目前實體店存在的年輕客流量,對很多品牌也是一個影響。所以大家發現我們很多線下品牌也盡量都在往成熟女裝去轉,因為線上年輕的品牌越來越多,像淘寶出來的一些品牌都是偏年輕化。
中國市場品牌也進入高度競爭時代。我在這個行業做了十三年,綾致公司能有今天的業績很大程度上來自于我們來中國早,那時候競爭真的是不激烈,中國也沒有太多的時尚。中國的時尚真的是我們公司一起跟著全中國60、70、80這一代走起來的。可是現在你再去看中國的市場競爭態勢,尤其是快銷品領域,比歐洲和美國競爭都激烈。所有歐洲、美國、亞洲知名的快銷品牌中國全有,然后中國自己本土還是個服裝加工大國,本土品牌又特別活躍,淘寶上新出的品牌也非常多,所以中國這個市場尤其是中端價位的服裝行業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尤其做到高點了要繼續再去做,確實難度不小,我們也在想怎么讓消費者持續購買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