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衣庫并非心血來潮,目前每年到香港購物的內地游客數量已經從10年前的680萬猛增至目前的3500萬,增加了5倍,香港購物的最大吸引力是香港的低稅率,香港近乎免稅的成本令相同的海外商品比內地便宜不少,這種優勢自然也會反映在優衣庫的銷售之中。
在普眾服裝消費市場,在中國有影響力的日本品牌并不多,一些日本品牌的職業女裝價位偏高。在中國商業賣場和網購市場主打日本款型的服裝卻不少。有分析認為,日本服裝的設計因風格較為貼近中國人而受到青睞,同為東方民族,在身形和審美上有不少共同點。
2013年,優衣庫還計劃在上海開設“全球最大”的旗艦門店,上海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時尚中心,哪怕在上世紀物資匱乏的年代,上海也站在領中國著裝風氣之先的位置。
優衣庫擺出在中國市場做大的態勢,從商業競爭的角度是基于一種不進則退的邏輯,在服裝連鎖賣場領域,全球市場目前處于三足鼎立之勢,優衣庫是三足之一,其它兩家是西班牙的ZARA、瑞典的H&M,中國是必爭之地。
目前迅銷公司(Fast Retailing)的銷售額尚未達到ZARA和H&M的水平,差不多是上述兩家歐洲巨頭的60%左右,這可能與優衣庫的市場主要還是日本國內市場占大頭有關,2011年迅銷在日本國內取得6000億日元(約合43億人民幣),但其海外市場(包括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僅為其日本市場的七分之一也即870億日元(約合6億元人民幣)。
從利潤額分析,優衣庫的利潤僅為上述兩家的三分之一,說明優衣庫的產品在成本價格平衡上還有較大空間,利潤水平低于ZARA和H&M也許與優衣庫的市場規模小于上述兩家有關。
三足鼎立之一足,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差距,三分之一的利潤水平差距,優衣庫有追趕的空間和動力。分析人士認為,基于文化和衣飾適合度的優勢,優衣庫首先應擴大亞洲市場的份額,將亞洲特別是中國作為其優先拓展的市場領地。
中國是優衣庫優先拓展的市場,優衣庫在日本現有1000家門店,計劃到2020年把中國的優衣庫門店數做到與日本持平,每年以200家至300家的速度在海外開設門店。
世家之變
日本企業多與企業家的家族緊密關聯,優衣庫也不例外,柳井正家族即優衣庫的另外一個代詞。
柳井正出身于服裝世家,1949年出生的柳井正趕上了戰后日本的艱難恢復期,柳井家族經營定制和售賣男式西裝的店鋪,日本的西化程度很高,大量涌現的金融、證券業從業者以西裝作為其工作服裝(俗稱正裝),柳井家族的生意因之而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