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客誠品曾聚集過太多的營銷人才,包括樂視網(27.310,-0.09,-0.33%)副總裁楊芳、已經離職的吳聲以及許曉輝等。
2010年,凡客誠品的營銷能量得到集中爆發。第一輪韓寒與王珞丹代言的“凡客體”平面廣告推出后就在網上掀起了一場PS狂歡。之后,凡客開始緊密關注凡客體的動態,在微博、豆瓣、論壇等互動平臺分頭進行聯動,在人們對“凡客體”意猶未盡時,在北上廣深等10多個城市的戶外LED、地鐵與公交移動電視等媒介推出“我是凡客”的視頻廣告。
這一年凡客誠品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300%。
之后,凡客誠品推出黃曉明“挺住體”、李宇春“生于1984”,直到韓寒的“春天體”,凡客誠品開始有意利用口碑營銷、病毒營銷、達人營銷等方式加強品牌的傳播度。
不可避免的,每一次狂歡的背后凡客誠品也付出了相應的代價。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凡客在營銷上的費用達到4.64億元,接近銷售額的20%。2011年凡客誠品的營銷費用達到5億元。
更重要的是,陳年強營銷的另一面弊端逐漸顯現出來。接近陳年的人大都認為,文人出身的他不是產品經理型的創業者。在凡客誠品長長的學習對象名單里,確實有設計師與明星聯手設計的H&M,還有以反應迅速聞名的Zara。關鍵的問題是,凡客誠品似乎并未從這兩家公司取得真經,反而更像是他們最初模仿的對象PPG--成于品牌營銷,敗于產品質量。
6月初,在接受《財經天下》周刊采訪時,許曉輝表示自己相當欣賞金山網絡CEO傅勝的“大三角”方法論,即對紅海產品—品牌、產品、渠道要用力均勻。凡客正在朝這個方向走去,問題是在犧牲了原有的品牌、產品后,市場也沒有給這家公司留下太多的空間來擴張自己的平臺,這個三角看來還遠遠不夠穩固。
而在許多人看來,凡客的開放平臺,正在削減自己這個唯一的優勢。凝聚了眾多營銷高手心血打造而成的“平民時尚”品牌文化,很快就會消失在全新的、大賣場式的凡客網站中。(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劉夏為化名)